姚尚荣介绍,在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发阶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有效率的投入产出比,从而配备最佳资源组合。除了研发成本,医药公司还可以更快地得到回报。原来一般新药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时间大约为13年,使用数据分析预测则能帮助医药企业提早三到五年将新药推向市场。
公共卫生部门则可以通过覆盖全国的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库,快速检测传染病,进行全面的疫情监测,并通过集成疾病监测和响应程序,快速进行响应,这些都将减少医疗索赔支出、降低传染病感染率。通过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公众健康咨询,将会大幅提高公众健康风险意识,同时也将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
“大数据”带动光网络大发展
被称为“中国光纤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指出,“大数据”加速了对网络宽带化的需求,流量的飞速增加意味着需要大量光纤传输系统。他认为,中国有着良好的光网络基础,“大数据”一方面意味着宽带网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却能助推光网络的大发展。
在美国,政府已经向国会申请250亿美元建设高速互联网和无线宽带网络,目标是到2020年,在一亿个家庭普及100M宽带。欧盟则要在未来10年实施大规模的公共宽带服务计划,2020年前保证欧洲境内一半以上的居民可以享受到30M的高速率宽带服务。
邬贺铨指出,在全球迎接“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全面加大光网络技术创新力度,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也已经成为中国光电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电话线m odem上网实现了最早的互联网接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ISD N,并形成中国最初的宽带产业链。90年代末,D SL问世,大多开通宽带的用户选择了512K、1M、2M的速率,而这样的带宽越来越难适应数据流量的飞速增加,发展光网络成为必然的选择。
从2009年开始,通信运营商开始启动“光进铜退”战略,光纤直接入户,到2011年底,中国光纤到户覆盖用户已到4500万户。今年5月份,国务院又出台相关政策,提出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业内认为,普及光纤网络所带来的好处远不止网速的提升和IT企业收入的增长,还将会拉动光纤制造、网络设备、计算机和家电等相关制造业,形成很强的产业链延伸和带动效应。
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官员预计,未来三年内,中国光纤宽带投资将超过1500亿元。仅今年,基础电信业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加上带动互联网企业投资,总投入将超过5000亿元。
面对美好的前景,赵梓森希望光纤通信行业的运营商、系统制造商以及器件制造商能够携手合作,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