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怕与爱

手机、移动通讯设备或互联网社交平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务,即便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手机的普及也已有十年以上历史,至于互联网社交平台,如果从最早期的ICQ算起同样有“十多岁”,即便今天最盛行的facebook和各种微博,其雏形也已出现多年。

然而当“移动通讯”和“社交网络”实现无缝对接、组合,并给人带来“随时嵌入网络”的便利之际,“个人隐私不设防”也悄然成为“大数据时代”最始料不及、最不受欢迎的副产品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和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互联网时代伊始,匿名性、私密性曾是最大的特色。到了“移动”和“网络社交”相结合的“大数据时代”,在线支付、在线交易和实名认证的需要,匿名变得几乎不可能,而数据私密的安全则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往需要几盒软盘或一张光盘保存的信息,如今只需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即可全部储存;以往需要电脑、显示器、读卡器等专门设备才能读取的数码信息载体,如今只需一台数码手机和一个免费下载的APP第三方应用程序,便可将数据一览无遗。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如在加拿大,政府日前推出了集医保、社保和驾照功能为一体的“聪明卡”,让持有者能只凭一张卡,获取以往多张卡(证)才能分别达到的功能;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只消破解一块芯片,就能打开以往需多把电子钥匙才能开启的重重个人数据隐私门户。

“大数据时代”的获利者实在太多:电子商务平台商、经营商,数码技术开发者、维护者和提供者,各种在线服务功能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从这种愈来愈便利的信息获取、查询、管理中获利的部门、机构,如政府机构、税务部门、海关边检、交通管理部门、金融服务机构等等。他们一方面不惜工本强化“大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告诉公众,“大数据”是安全的,他们会为此负责。

然而这种说法或许未必准确,2013年4月24日的一则新闻,让许多人为之震惊。

这天,一名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记者为验证某北美主流信用卡公司信誓旦旦的“安全承诺”,在大庭广众下做了个试验:他使用一台市面常见的三星Galaxy S3智能手机,在谷歌Play在线商店下载了一个免费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在公共场合隔着一名陌生人用手机扫描,便成功读取了装在陌生人包里一张信用卡芯片中的资料,包括卡号、持卡人姓名和到期日。

一些商家对“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捆绑开发,也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个人信息数据的“不设防”:facebook上点一个“赞”,或许就不知不觉参与了一项商业营销活动,用户的个人数据也在懵懂中向相关广告方敞开……今年3月,欧洲议会公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云计算时代的“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威胁不仅存在,而且比人们想象的更严重。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信息教授安德雷·克莱门特指出,facebook和微博等社交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结合,令个人信息搜集在“大数据时代”变得十分容易,而个人信息数据保护则变得越来越难。

2011年,加拿大隐私委员会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和10年前相比,如今他们的个人隐私变得更加不安全了,其中55%的受访者认为社交网络会泄露他们的个人隐私。正如克莱门特所言,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知不觉中亲手创造了一个危险的数字信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