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的商业模式

数据新闻的商业模式

数据新闻不过是对一股数十年前就已出现、并且正愈演愈烈的潮流的描述而已。新闻从业者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是有关提纯信息的生意,读者希望和每天出现在新闻中的数字发生联系。在该领域,全球各地涌现出一波创业潮。

在所有关于数据新闻的兴趣和希望之中,有一个问题最为新闻编辑部关注: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们不能轻率地预言,也许可以从媒体行业的近况和现状中发现线索。事实是,已有很多新闻机构从这新生事物中获益。诸如“数据新闻”、包括当下最热门的“数据科学”等术语,乍听起来新鲜,实际不然。相反地,这些新标签不过是对一股数十年前就已出现、并且正愈演愈烈的潮流的描述而已。

数据即生意

许多新闻从业者似乎还没完全意识到,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所能达到的利润规模。这是一门有关提纯信息的生意。有了数据工具和技术,人们越来越有能力把握和理解那些极其繁复的议题:国际金融、债券、人口、教育等等。所谓“商业智能”,正是这样一堆科技概念的统称,它们试图清晰地说明发生在公司里的事。那些属于我们时代的大规模、高利润公司,例如麦当劳、Zara、H&M之类,无不依赖数据跟踪来赚钱,而且赚得不少。

眼下,这些工具和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开始从商业延伸到其他领域,例如传媒业。某些新闻从业者敏锐地发现并抓住这一机遇。以Tableau公司为例,他们为客户提供成套的可视化工具。又如‘`大数据’'运动,众多科技公司利用(通常是开源的)软件包从大量数据中探寻、挖掘,眨眼的功夫就能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深度见解。

的确,这些技术如今可被应用于新闻业。《卫报》和《纽约时报》的团队正孜孜不倦地进行尝试和突破,希望不断扩展该领域的疆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无疑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数据新闻到底怎么赚钱?在这个向我们敞开的全球性的大市场里,目前只有一件事情:把数据从人们的身边转入脑中。也就是说,让数据可见、可知。我们希望和每天都出现在新闻中的天文数字发生联系——究竟那几百万、几十亿对我们这些平民而言,意味着什么。

媒体转型的希望?

早有部分数据导向型的媒体企业将上述原则应用于实际,并获得丰厚的回报。它们拥有良好的增长势头,有时还能创出眼前一亮的利润收入。布隆伯格就是代表之一。该公司共有30万台终端设备,向它的客户提供金融数据。这在金融行业中,无疑是一个极有力的竞争工具。每台终端设备都配有彩色按键的键盘,提供多达3万种功能选项,客户可以用其查询、比较、分析并作出决策。根据《纽约时报》2008年的一份评估报告,该项核心业务每年至少能为公司带来约63亿美元的收入。正因如此,布隆伯格持续不断进行扩张,包括大范围招聘新闻记者,收购业内颇负盛名但处于亏损状态的‘`商业周刊’'等。

另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来自加拿大的汤森路透媒体集团。该集团最早是当地的一家报纸,以购买英国知名的新闻标题为业。20多年前,他们决定撤出报业,转投信息服务业,旨在为客户提供关于若干行业的关键信息和深度分析。假如你对如何利用专业化信息赚钱稍有疑虑的话,建议阅读一下维基百科上关于这家集团的历史。

再把目光转向《经济学人》。这本杂志无疑已在媒体领域树立起卓越的、有影响力的品牌。与此同时,杂志中的“经济学人智库’'单元表现得更像是一个咨询部门,提供几乎所有国家的相关发展趋势预测。他们旗下拥有数百位专业记者,声称为全球范围内150万客户服务。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许多微型的数据导向型业务中汲取灵感。例如来自美国的eMarketer,为任何感兴趣于互联网营销的人提供业务对比、数据图表和实施建议。又如来自德国的Stiftung Warentest,是一家专注于调查产品和服务水平的机构。还有同样来自德国的Statista,对公众信息的可视化工作提供入门式辅助。

目前,在该领域,全球各地涌现出一波创业潮,当然涵盖各领域——例如,旨在‘`彻底改造商业研究’'的Timetric及OpenCorporates、Kasabi、Infochimps和数据市场(Data Market)。按理来说,在该领域,许多公司的业务是实验性的,但是,众志成城,他们可被看成是变革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