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联盟是豆瓣更大的新机遇

有点扯远了。其实从产品开发的角度看,以上提到的APP们都属上品,界面整洁,操作流畅,用户友好等等。该做到的都做到了。但一旦放入用户的使用场景中来看,高下立判。

大数据

但是,豆瓣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参与交易”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还离不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要能运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数据的汇集,二是数据的储存,三是数据的分析。汇集需要设备,比如智能手机、摄像头等等,这还涉及到物联网;储存需要云存储,分布式存储等等;分析需要算法,优质的算法。这三点也离不开云计算在背后的支撑。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云计算,基本条件在今天都已有了雏形,足够豆瓣一展拳脚了。杨勃在谈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时就非常兴奋:“不用思考主页的问题了,我觉得这个特别棒,移动是个很好的东西。”

同时,豆瓣本身的基因和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是相符合的:以工程师为主导,专注数据,专注算法,专注推荐。豆瓣在创立之初就是以一系列的标记为根基的,“读过”“想读”“在读”等等,通过不断优化的算法,来推荐给你你可能喜欢的其它东西。这是个在刚出现时被人们认为有点奇怪的逻辑:你必须先告诉我你喜欢什么,然后我再来告诉你你喜欢什么。而且在现实世界无法找到对应。传统互联网的三大巨头BAT的根基:网上聊天,网上搜索,网上购物,都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对应。只有亚马逊一直在做的根据你过往的搜索和购买记录在首页给你推荐有点类似。但这只是这家电子商务类公司在服务上的贴心之处而已,目的还是促进你购买更多的产品,并非它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豆瓣基因的浑然天成也是为什么大众点评虽然在用户使用场景中和豆瓣一样占据高位,但在面对这种“参与交易”的收入模式时爆发式增长的潜力不如豆瓣强劲的原因。数据的价值在一开始就被杨勃高度重视。他始终足够坚持,足够纯粹。他知道豆瓣要做的事一定是“推荐”。这个推荐的能力在传统互联网时代足够显山露水,却没能建功立业。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个杀手锏,是制导武器。广告没的玩了,只能看推荐的了。谁推荐得精准,谁就是老大。

时代变了,玩法变了

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这不是一句空话。而且是以“用户的信息”为中心的时代。在PC时代被线上线下割裂的使用场景,在移动端能够方便地被以“人”为维度聚合起来。这就是使用场景的连续化,也即把用户散乱在不同APP里的信息聚合起来。在这个时代,APP们不必再各自为战,他们分享数据,开放接口,基于一定的规则,提供给“大数据联盟”。每个APP都共享自己能得到的关于某个用户的信息,地理位置,兴趣爱好,健康状况,联系人,刚查了什么新闻,搜索了什么,看了微信里的哪个公众号的文章,不一而足。然后,也基于一定的规则,其它APP能随时随地调用这些数据,利用云计算的帮助,在和自己的业务特点互相补充后,给予用户最为个性化的push。如果促成交易,则各家分账。而个性化的push,其实就是上一段提到的“推荐”。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当这种变革来临时,往往那些原先造血功能强劲的巨头互联网公司更容易墨守陈规。而在过去没有占据最佳位置的公司,现在反而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再想想,这家如百度和Google的广告联盟一般的“大数据联盟”会是由谁来组建的呢?豆瓣更大的新机遇其实是在这里。这涉及到在后台打通各个APP的大数据的分析技术。但更重要的是动力。谁最有动力会想来做成这件事。豆瓣有动力,也有能力。因为他们始终想给用户更好更直接更精准的推荐。获得更多的收入分成不过是让豆瓣在财务面上成为一家更好的公司而已,成立“大数据联盟”则可能改变一个时代。

移动互联网上还能是BAT专美吗?自然不能。因为竞争基础变了。一家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就已经按照移动互联网思维运营多年的公司能否逆流而上,突破巨头们的重重封锁,颠覆整个行业,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