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领导与员工之间的选择与矛盾

这种心态的危险之处就在于永远不会被重用,永远第一个被裁员,永远第一个被替代。假如我付你月薪一万,你可以干一万二的活,换一个和你同类型的人,可以干一万五的活,我为什么要继续用你呢?
 
接下来说的就是创业者心态,从法人和股东的角度来讲,拥有创业者心态的人也是一个打工仔。我之前的老板喜欢用董明珠和杨元庆来做例子。董明珠进入格力的时候是一个最基层的销售员,单亲妈妈;杨元庆进入联想时,面试的人仅仅是觉得他研究生,长得还不错就录用了,他的工作是骑着自行车卖电脑。但是为什么会成功呢?因为他们从来不当自己是个打工的,当他们将公司当成自己的,最后的结果自己真成了公司的主人,哪怕他们一开始就是打工的。董明珠现在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而杨元庆是联想集团的主席。
 
我们老板说这话的意思显然是希望我用创业者的心态去做事,其实我一直都这样,但是他漏掉了一点:他的公司不是格力,他自己也不是柳传志,我相信中国有成千上万的董明珠和杨元庆,但是为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们?因为他们选择的公司和老板没能成就他们而已。但这些话,是我没有当面反驳他的。
 
打工者心态和创业者心态体现在结果上,就是一个打工者当半个人用,而一个创业者当两个人用。因为创业者可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不感觉疲惫,而打工者一天8小时里可能有3个小时在偷懒。因此,尽管我公司现在只有3个人,但我觉得和六七个人的生产力差不多。

关于员工,还想说的最后一点就是抱怨。

我举个例子,10个人抬钢琴,没有电梯,从一楼抬到八楼,可能抬到5楼的时候大家都很累了,有人就会开始抱怨“这个偷懒”,“那个不给力”,抱怨完就会想“我一个人再使劲,你们这帮家伙不给力也没用,老子不抬了”,然后就离开了。可是,当只有3个人抬钢琴的时候,他还是这么想,为什么就不想想“现在就只有3个人,谁有没有使劲还看不出来吗?如果抬不上去,一定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不能因为自己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举一个例子,你能把地扫得很干净,那你就要去做环卫工吗?这个问题显得很可笑,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就不那么明显。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能写技术文章,能写技术书,那我是不是就去当技术作家呢?因为我的人生规划中没有技术书作家这一项,所以对于我而言显然不是。那么从这个角度而言,花时间去写一本书,当几个月的技术书作家偏离了我预定的人生轨迹。因此,尽管我完成了一本书,但回想起来觉得这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但并不是说不应该继续写博客,写博客其实就是写总结,更侧重于自我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所帮助则属于附加效果。所以应该是轻松愉快地进行,在时间上也没有任何要求。它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所以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多长时间必须写一篇,除非想成为技术作家,将写博客作为一种预先的演练。

人们经常会说“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喜欢做某件事,有决心做成某件事,并且坚持不懈地去钻研、学习、锻炼以后,自然会擅长这件事。所以,有了一个长远的规划、路线之后,以后在做一些重大的决定之前先思考一下,看看做这件事情是否偏离了既定的路线,如果是,那么就不要去做,要懂得放弃一些东西。有些东西只是一时擅长,但不代表就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很多矛盾是因为强求他人按你的想法来做所导致的,即你想要“管人”

有一次,我和老婆吵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朋友邀请我和老婆去他家做客,因为这个朋友已经带着他老婆来我家做客过两次了,我们还一次都没有过去,那么从礼尚往来的角度讲,我们是应该过去的。因为他两次过来都是携妻子的,那么我过去最好也是带上老婆,这样更显得尊重一些。但是我老婆不愿意去,因为她不喜欢我那位朋友,我觉得出于礼节不管喜不喜欢,面子上总要过得去,所以你应该去;但是她就不想去,而且就不去。我当时很生气,觉得不可理喻,就发了火,还甩下一句“以后你朋友和同事的聚会,我也不参加了”,然后就独自赴约了。事后想想,其实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我想要管她,非要让她按我的想法去做。当然,事情过去了也就算了,我不会真的“我朋友和同事的聚会,也不会再邀请你了”,我本来也不该这样说。以后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问她一下要不要去,但是我只问一遍,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不勉强。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