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步?那就走出你的舒适区

舒适区

今天全球CEO来成都office做每月一次的“老郭说事”。在会议的末尾一个应届毕业生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否有每天都需要进步的压力那?”。该毕业生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很可能是由于她现在处于试用期,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为了能让毕业生尽快的适应工作节奏,能够独立胜任工作,试用期的员工压力都是很大的。他们要在一定时间内表现出自己,让团队中其他人能够明确看到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的进步。我们不担心你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关心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能否进步。
 
当时我在试用期的时候,压力也是很大的。虽然我有将近4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初来公司,英语不会说两句,Java程序可是从来没摸过,什么TDD、Agile、CI更是了解甚少。在ThoughtWorks的前6个月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一段时间每天只睡5,6个小时;每天晚上12点还在读英语;一段英文文章被我读了不下千遍。
 
而郭晓现在作为全球CEO,那么他有没有这种压力那?郭晓的回答是这样的。他说可以把一个人的知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舒适区的外围是学习区,学习区的外围是恐慌区。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呆在舒适区里,上班的时候都使用的是自己熟悉的技术,交流的都是些熟悉的人,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但当你有不满足现状的想法时,你可能就需要走出你的舒适区,踏入学习区。比如你烦透了与java这些繁琐的语言打交道,那么你就要进入你的学习区,去学习ruby、JavaScript等动态语言;比如你在工作中一直做的是Dev,想尝试一下QA,那么你也要去学习自动化测试、安全性测试等。”舒适区和学习区是有交集的,你在学习区扩张的时候,舒适区内掌握的技能能提供相当一部分帮助。而恐慌区则包裹着学习区。当你听到恐慌区中的一些名词时,并不会感到那么舒服,甚至有一丝不安。那表明这样那样的原因,你并未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从舒适区直接跳跃到恐慌区比进入到学习区要困难的多。
 
郭晓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十几年前他还是developer的时候,有一次公司派他到英国的一个项目上去,让他做一个.net项目的tech leader。而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过.net这个词语而已。在登机之前他买了一本关于.net的书,利用有限的时间抓紧翻阅。可以想象当时郭晓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但是最后他肯定挺了下来,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全球CEO。
 
虽然从舒适区直接跨入恐慌区大部分时候有被逼无奈之嫌。但从舒适区到学习区则更多的靠自身的主动。郭晓说他特别喜欢尝试新东西,虽然大部分的东西都是useless。在尝试新东西的同时能给他带来一种成就感,同时也逐步扩大的自己的舒适区,将学习区吞并。
 
回想在ThoughtWorks的一年多中,从别人加压到自我施压,是一个不小的转变。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被父母push,被老师push,到了大学就撒了欢,而加入社会却傻眼了。在公司里有人push那是好事,说明还有人关心你。而没人push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已经可以self managment,另一种则是对你彻底失望。
 
每天都要有进步的压力!如果自己能够保持一颗好奇心,勇于向未知领域前进,这种压力其实并不存在。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你的知识领域的扩大,机会对你来说只能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记得去年做的一次素质拓展运动,当我从10米断桥上的距离只有1米多宽,如果从平地上跨越这个距离是小菜一碟,但为什么放到10米高空还有保险绳的保护,许多人却犹犹豫豫,畏畏缩缩那?这就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心态起了变化而已。当你跨过去以后,才觉得不过如此。 而且当我跳过去以后,往回跳时,教练将宽度又增加了很多。我给教练说太宽了,跳不过去。教练鼓励我说你一定行得。我一咬牙跳了过来。教练给我说:“有些时候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给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直面压力。让人生大道越走越宽。
 
作者:黄博文@无敌北瓜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