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商业竞争分析》这本书,书中各种竞争分析理论讲了很多,看着有点让人瞌睡的感觉,于是想找找相关实例看看,正好发现付亮老师2年前写的《如何从公司财报中挖情报》这篇文章,很受启发,文章所述的一些经验方法不仅仅可以才挖财报信息中使用,在查找其他二手资料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所用方法大同小异,你们说呢?
————————————-原文如下——————————————–
到哪里去找信息,如何低成本获得信息,是困扰许多竞争情报工作者的难题。尤其是一手信息,更是难得。因为几乎所有的公开信息,几乎都经过了“粉饰”,即使是一些公司网站发布的信息,甚至是上市公司的公告,经过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报,都很可能已经经过了“公关”处理,加大了对其有利的内容,而减弱了对其不利的内容,或提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连运营商的用户数这一非常明确的数字都可以有不同口径,其他可想而知。
不过即使是运营商的运营数,只要获得了连续多期的数据,仍可以从中发现不少有价值的内容(用户统计口径中的学问及竞争情报分析应对策略)。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最大的一手信息源,其价值就更大了。但财报是对所有人公开的,同样的财务报表,我们如何比其他竞争对手从中发现更多、更有夹着的情报资料呢?
这里简单说一下我的做法。
1、财务数据重点看主营业务收入而不是利润。
利润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尤其是利润增长率这样的指标,例如,联通、中兴通讯盈利少,取得利润的快速的增长很容易,而中国移动的利润率已经相当高了,利润增加超过收入增加很多,就很不现实。而主营业务收入才能真正体现公司真正收入的变化。选择主营业务收入,而不是总收入,也是为了避开“突发性”的收益对评价的影响,例如ST大唐通过资产重组转亏为盈,并不能说明其财务状况已好转,还需要看更多其他指标。
2、收入、利益要按不同业务类型分别加以分析。
许多公司都有多个不同类型的业务,例如搜狐有综合门户、搜狗搜索、网络游戏等,中国移动有GSM和TD-SCDMA,还可以细分出语音、数据业务,数据业务又可以细分出短信、彩信、手机报、飞信、WAP业务、手机音乐、手机电视等。一般来说,每个业务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同,所在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处于发展初期的产品,可能年增长率达到数倍,而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可能只是在“收割”最后的利润。因此最好加以细分,而一般在财报中会公布这样的数据。
3、现金周转情况、折旧情况、年终拥有现金数量等指标同样值得关注。
财务报表中很多指标,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可以建立不同指标构成的监控体系,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公司情况,但需注意,公司可以对部分指标做一个合法的调整。
4、纵向比较。
就是将各个业务与其前几个阶段的水平进行比较,重点业务还可以结合公司财报中的说明,如果对该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就可能对其产品的发展趋势有准确的判断,从而发现公司存在的潜在问题,并预测下一步可能采取的动作。。
5、横向比较。
简单说,就是将各业务与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或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进行对比,包括实际数、增长情况、发展阶段等。
6、财报和记者招待会、股东会、电话会议等对数据变化的解释。
一般公司财报都会对数据重大变化有一个解释,这种解释有的很到位,但有的只是对表面现象的说明(这并不说明公司高层不了解实际情况,更可能只是为了说明而说明)。对其解释合理分析,可能从中发现公司下一步将采取的动作。而如果和上面做的横向、纵向比较相结合,可能对公司的年度规划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