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贡献大价值

尽管没有足够的应用,大数据仍然不可阻挡地火热了起来。不扯上大数据似乎就要落伍了一样,大数据满天飞的日子来到了。至于这股潮流到底会演变成象.com一样的泡沫,还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在华威先生们眼里,已经根本不重要了。业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供应商当然乐见其成,而企业的IT经理们则又多了一个申请预算的借口。

数据的价值及企业数据战略

数据的获取与存储仍然是IT建设的基础架构。一旦决定启动“大数据战略”,对资源源源不断的占用使得这一工作黑洞化。如何规避这种大数据黑洞?

结合全球主要行业领导企业以及部分小而强的欧洲企业的成功案例,个人认为,应该以应用(分析及业务决策)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数据战略,并且随之建立相应的从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到最终业务决策的一整套流程。而不是为数据而数据——首先要建立以应用为中心的数据战略。

说到应用,银行、保险、汽车、化工等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开展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各种应用。例如电商在分析顾客采购行为数据,以进行促销和相关货品推荐(交叉/提升销售)。航空公司在调查旅客反馈,以改进空中服务(客户挽留)。药厂在对临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发新产品)。汽车厂商在对维修信息进行分析,以改进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以提升客户满意度(挽留及获取客户)、降低客户拥有成本和车厂的保修成本(降低成本)。

只有足够有效的应用,方可获取数据的价值。企业只有在战略层面确立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方可持续改善。以GE为例,六西格玛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流程已经成为GE的全球战略与文化。不仅如此,GE还不断地推动基于数据分析的持续改善工作。在高端航空发动机研发及GE能源系统业务领域方面,GE也与时俱进,导入JMP所代表的业界最高水平的实验设计(DOE)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其研发水平。

其次,一切都离不开人。与这股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分析需求相对应,统计、分析类人才正成为职场上的稀缺品种和抢手货。3月初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全美最抢手职业排名”,数据分析类职位高居榜单第二位。这是美国。对中国来说,或许排名更高,因为稀缺。

最后,建立一整套以数据分析及决策流程,以取代传统的拍脑袋决策体系。这一点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其需要强调。这不仅仅是对战略的有效执行,更需要企业拿出“改变”的决心和勇气,在制度层面体现出对“改变”的鼓励和包容。

在这个应用为王的年代,对于企业来说,不论是搭建基础架构还是应用软件,要不要投入,如何投入,其实是个老话题了,无外乎价值与价格。大数据/云计算,不论名字如何变化,逻辑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