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应用辩论:大数据/4G/高清及另类安防

夜视技术

由于全天候监控的本能需求,平安城市对前端摄像机性能极度挑剔的要求,尤其是夜间的画质效果表现,已经直接关系到设备是否可以入围。针对夜视前端,市场格局已形成低照度、红外、激光、补光、热成像等多个门派。

当前安防监控领域主流低照度技术主要包括超微光感知技术、低照度、红外补光技术等,相对于红外补光,超微光感知技术有着显著的优势。红外技术初监控画面夜间呈现黑白画质的不足外,其自身还有以下三个缺陷:红暴、寿命较短、偏色等问题。而微光或低照度无需任何补光设备,能够在极低照度的监控环境中(最低可达0.001lux),清晰呈现彩色图像,完全超越人类视觉极限。同时,配以3A成像控制技术和3D数字降噪技术,使得监控物体在任何光照条件下,都能不受取景、光影影响,精准还原物体本来的色彩,使图像效果在低光和明暗对比强烈的环境中得到极大的增强和改善,并且彻底消除动态图像噪点。

尤其是超微光感知技术,它解决了当前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社会安全管理物联网应用领域中所遇到的夜间或复杂光线环境下的图像色彩严重失真、清晰度很低等系列难题。

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摄像机被大量地部署在城市道路以及公共广场等地方,由于这些地方夜间常常灯光不足,造成监控图像不清晰,如果都要增加外部光源,成本投资昂贵,显然不现实。而红外摄像机可以借助自身发出的红外灯光采集清晰的图像,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的安防监控,对于平安城市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此外,红外摄像机亮度高,光线照射距离远,能够满足平安城市大范围的监控要求;光线均匀,所得到的监控画面的中间和四周的亮度是一致的,保证了图像的质量;成本低,红外摄像机经济实用,适合于平安城市大规模的使用。

点评:名称特注为低照度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的前端设备,夜视效果理论上都不错,到底选谁好呢?还是要看具体产品的“真本事”。有些厂商跟潮把低照度值标为0.001Lux,甚至0.0001Lux。真有那么炫吗?敢放到暗箱一块比划比划不?

4G应用

在安防与IT由地下暧昧转向公开表白,众多通讯领域的技术逐步随嫁至安防产业应用端。而在今年火爆到占据IT圈半版话题的TLE,同样有试水平安城市项目的愿景。

在3G时代,无线监控已经逐步发挥了其独到优势,但其带宽制约了应用的发展,对于现今高清监控时代而言,更多被局限在手机远程视频查看这一细小领域。而4G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其带宽尤其是上行带宽得到极大增强,这对于监控使得远程视频采集监控与查看更为清晰、更为流畅,成为传统有线传输视频监控的极大补充。对于有线网络无法覆盖区域、突发事件现场未部署监控点位、工作人员和车辆的移动巡视、以及基于手机平板的移动视频会议等场景,4G无线网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多个厂家都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应用潜力,推出支持LTE传输IPC。而对于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手机,借助力维业界领先的智能APP,4G手机可摇身变为监控系统中的高清监控终端,面对突发事件,现场人员借助手机摄像头即可将清晰画面实时传至后台指挥中心,帮助决策者实现高效应急处置。

伴随4G牌照的发放与国内4G通讯网络的建设运营,中国将与全球共享最新最先进移动网络通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也必将为平安城市的进一步深化建设与应用创造更多惊喜。

目前4G还处于试验网的阶段,且只在大型城市的热点区域进行了信号覆盖。4G传输网络的大规模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平台城市中,承担主力的仍然是有线网络。即使在未来4G网络全面覆盖的情况下,想要用4G网络全面替代有线网络,也是不现实的。固定点位的摄像机直接换成无线网络,其发挥的优势并不明显。4G网络是作为有线网络的重要补充,在平安城市等项目的应用中,可以作为移动监控、移动警务、应急指挥等场景应用。只有将4G网络的“移动”特性发挥出来,才能将其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充分体现。

点评: TLE惊艳的传输速率甩了其小弟3G 十条街,而它的出现,也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宽无线在平安城市市场上的领地。当然,由于其属于开口接入,数据安全性备受考验。

总评:国内平安城市市场的野蛮成长,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安防技术应用的更新换代。但作为用户而言,关注的或还是设备和系统的适用性与稳定性、可靠性,而非多么新颖、亮丽、丰富的性能参数。回归到安防本身的诉求也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依旧在那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