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媒体称为“元年”。大数据(Big Data)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颠覆性变革,同时也拉开了全球网络空间争霸的帷幕。各国相继调整信息安全战略,将大数据置于重要地位,以夺取“信息优势”和“国际话语权”。相关发展动向如何?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月5日报道,自2009年以来,美国海军一直在研发和测试一系列微型机器人潜艇。这些潜艇在水下自动运行,收集盐分与温度数据,每隔1小时左右短暂浮出水面,并通过卫星回传数据。这些数据将提高友军使用声呐系统的有效性,更易于侦察和跟踪敌军潜艇。这其实正是大数据在军事中应用的一个范例。
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组织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这些数据包罗万象,不光包括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美国军方关注大数据
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地增长和积累。人们不禁惊呼,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往往最先应用在军事上,大数据无疑引起了各国军方和政府机构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此前,大数据最典型的范例就是洛杉矶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
其实,早在198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并将其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著名的数据库专家、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则认为传统的实验、理论、计算机三大范式在科学研究,特别是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已经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他于2007年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第四种范式”,即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密集型科学。
近年来,一些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也相继出版专刊探讨大数据问题。其中,《自然》曾推出“Big Data”专刊,从互联网技术、环境科学、生物医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海量数据带来的挑战。《科学》则出版关于数据处理的专刊讨论了数据洪流(Data Deluge)所带来的挑战,并说明大数据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欧洲信息学与数学研究协会会刊也专门讨论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与技术创新等问题,并介绍了欧洲科研机构开展的研究活动和进展情况。
当然,对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也已引起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国陆续出台有关大数据的国家政策和战略。2012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投资2亿美元用于启动“大数据研发倡议”,旨在提高从海量和复杂的数据中分析萃取信息的能力,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
继美国率先开启大数据国家战略先河之后,其他各国也随后跟进,已经或即将出台相应的战略举措。日本政府推出了新的综合战略“活力ICT日本”,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所需的云计算、传感器、社会化媒体等智能技术开发。2013年,英国政府宣布将注资6亿英镑,发展大数据、合成生物等8类高新技术,其中信息行业新兴的大数据技术将获得1.89亿英镑,占据总投资的近三分之一。澳大利亚政府也在近期出台了其大数据战略规划方案。
作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世界顶级军队系统,为应对庞大数据挑战及继续谋求信息优势,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美国国防部率先采取措施,其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近期开始资助一些“大数据”项目的研发,这包括“网络内部威胁”项目、“洞察力”项目、“机器读取”项目、“心灵之眼”项目、“X-数据”项目,等等。
国家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大数据一般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一般以“太字节(TB)”为单位。通常用4个“V”来概括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其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其二,数据类别繁多(Variety);其三,数据生成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其四,数据价值密度低(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