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生活更复杂了?越智能越不安全?

开灯要用APP 开电视要连接WIFI……

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家博会上,最凸显的概念就是“智能家居”。海尔、美的、海信、LG、三星等传统家电企业大打“智能牌”,智能战略开始成为整个家电行业的集体选择。传统、饱和、落伍等词汇是业界对于家电业的固有看法,而“智能化战略”则使其“摇身一变”,与IT、互联网、软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传感器等新潮时尚的词汇携起手来。

在扛起“智能”大旗的家电大佬们看来,“互联互通是未来的方向,功能型的产品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然而面对智能家居可能带来的“简单”抑或“复杂”,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却并非一致地拍手欢呼:智能家居,究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便捷,还是平添了更多的烦恼?

智能化使生活更复杂了?

“智能家居”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通过手机上的App,可以查询空调昨天用了多少电费,为晚上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舒睡温度。“用户对着手机发出语音指令,指令会被转换成数据流,通过手机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然后把语言转化成为指令,经过诸多复杂算法,再通过光纤和家庭无线网络发送到空调的智能芯片中,空调就可以按照指令行动了。同时,空调也在记录着开关机、用电量、温湿度等数据,回传到控制中心,以随时向使用者‘汇报’。”

乍一听上去,这些个技术关口应该统统与使用者关系不大,但使用者至少需要下载特定的APP、使用微信或微博与特定机型进行绑定,并且一定需要为“控制中心”的使用付出不菲的增量成本。在实际使用中,这究竟是让事情变得更“简单”了,还是更“复杂”了呢?国内某从事LED照明设备的资深业内人士曾先生认为,“在家电的选择上,未来将分成两类人群,一类类似于技术发烧友,希望一切越‘智能’、‘自动化’越好;另一类则会坚持使用的简便化。就好像现代社会中有人喜欢城市生活,有人宁愿回归乡野一样,对人类来说,如今的技术并非不发达,反而可能是太发达了。”

以智能电视为例,目前智能电视的销售占到所有电视销售量的50%以上,但是由于产品操作人性化等方面的缺憾,真正使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功能的用户只占到购买比例的25%不到。客厅墙上挂着大屏幕的智能网络电视,64岁的张伯拿着遥控器研究了半天,却不知道该如何连接WIFI网络;新型微波炉的多种功能让多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本不敢下手……当互联网把家中独处一隅的电冰箱、洗衣机也连接进来,并取名“智能家居”时,一个根本的问题首先要回答:它们真的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越智能越不安全?

业内人士阿军刚从“云平台”的“重度”中走出来,听说“智能家居”又皱起了眉头。“有了云平台以后,上传或下载资料总想着设置哪些是‘可共享’,哪些‘不可共享’,但一旦弄混,带来的结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智能家居:我们手持各种手机、pad、PC终端,哪些终端可以控制哪些电器,各种授权、密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负担,并且一旦弄混了终端,会不会出现‘我都不知道是谁把家里的炉灶点燃了’的状况?如果自己明明在家,突然发现大门被别人控制自动打开了,你的心情又将如何?”

记者采访发现,不管是通过微博发送私信,或是在下载的APP上控制空调打开、电饭煲煮饭,还是家庭安防的自动监控、远程操作,对于使用者来说,“安全”和“隐私”始终是最重要的价值,而似乎无所不能的黑客使得越是对技术熟悉、感兴趣的“发烧友”越不敢轻易尝试这种被技术深度植入的“智能家居”。

南京河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杨恺钧认为,与“时尚化”的目标相比,无论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甚至照明设备,让它们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核心其实是用户体验:智能设备熟悉你的起居时间、饮食习惯和舒适的温度、光线,而不是让你去熟悉它们的操作方式,将家电接入互联网,进行简单的远程操控。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具有学习能力,让机器逐渐理解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

家居“聪明”了 人就变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