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看准了自己的定位后,地方政府能否把同一个战略,坚持几十年?这是外界对发展大数据中心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吴甘沙说,科技产业是高风险的,大部分的项目最后都不了了之,而大数据中心在最初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框架搭建,是非常“烧钱”的。“这就需要一届又一届的地方官员,都坚持统一战略不放弃。”
而其中,人才集聚是最困难的环节。“没有大数据产业的人才,所有努力都是一场空。”吴甘沙向记者介绍,“如果按照硅谷斯坦福大学的人才集聚,需要半个世纪,按照香港的经验,也需要二三十年。”
在人才集聚上,“第一个吃螃蟹”的秦皇岛更有深刻体会。2009年开始,大数据这个词,才逐渐在国外的互联网科技界内成为热门词汇,而在中国受到普遍讨论,则更是近两年的事。不过在科技界热议之前,早在2008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据产业基地,就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了,这也使其成为全国第一个数据产业基地,在此后的几年内,国内并未出现明显的竞争对手。
这个时间节点,之所以非常关键,是因为这体现出“第一个吃螃蟹”的试验基地,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中所经历的困难,这对后起的城市加入类似的数据基地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是谁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发展大数据产业?记者特地询问了当时具体的情况,王继军告诉记者,2008年5月,从1995年就担任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胡英杰,寻找产业结构升级的策略,他与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赵仲海商量后,赵仲海将北京大学教授袁旭带到了开发区,袁旭当即在产业转型的研讨会上,不仅提出了建大数据产业基地,更提出了具体的步骤,之后开发区的战略规划,基本就按照袁旭所建议的步骤执行。其实不仅是大数据产业,当时开发区提出的四大产业:数据产业、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两年后都被国务院列为七大类新兴产业,在全国推广。
然而,在大家连大数据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展大数据产业基地,必然要经历更艰难的探索过程。“老实说,确实摸索很艰难啊!按照我们的规划,前面5年都是打基础的时候,包括基础设施、与各大科研机构的项目合作。好在,现在我们的项目已经开始出成果了,部分已经投入实际使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向记者感叹。
而对于贵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兰州新区等“后起之秀”,尽管目前雄心勃勃,宣传的声势浩大,目标也更高远,但能否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挖同一口井”,直到“挖出水来”?时间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