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度介入人们的生活,网络上也在源源不断积累起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就像散落在互联网生态中的粒粒珍珠,诱惑着网络黑产分子瞪大贪婪的双眼,伺机而动……
记者调查发现,基于这些存在的产业链,上游,是以技术含量最高的职业黑客为主,他们通过挖掘漏洞、编写木马实施入侵,获取数据;中游,是购买这些数据进行欺诈的犯罪团伙,他们应用社会工程学的理论和知识来对用户实施欺诈;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支撑整个黑色产业链各种周边的组织,如取钱、洗钱、收卡、贩卖身份证等团伙。
这条近乎完善的黑色产业链,正在挑战很多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
本报记者程雪红
天刚亮,段晓龙结束了一晚上的任务。他拧开水龙头,用凉水冲了一把脸,起身,去公司上班。
落座后,段晓龙打开网页,这次他被一则新闻所吸引:近日,广东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黑客信用卡诈骗案—“海燕3号”。
令所有人吃惊的是,广西河池市初中毕业的18岁男孩阿叶(化名)通过自学编程成为一名“黑客”,并以此为自己牟利,带领一批人在网上大肆盗刷别人的银行卡,涉案金额近15亿元。
比起这则新闻的内容,段晓龙更关注这名男孩攻击网上银行所采用的手段。
黑客白帽
段晓龙通过浏览发现,阿叶学会网络编程慢慢融入黑客群体后,2012年开始利用网络漏洞,通过技术手段收集银行客户信息,有选择地攻击含有大量客户信息的知名招聘网站或其他网站,非法获取数百万条银行卡信息。
随后,阿叶又通过QQ群发布信息,寻找变现“通道”和“合作伙伴”。根据媒体报道,阿叶被抓后,很感谢警察在他18岁前抓了他,并表示出狱后想当一名红客。
红客是相对黑客而言。黑客是指那些专门研究、发现计算机和网络漏洞的网络技术高手。红客则是在网络中维护正义,为自己国家争光的网络技术高手。
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一样,黑客也有好坏之分。在黑客的世界中,往往用帽子的颜色比喻其好坏。白帽子,是指那些精通安全技术,但工作在反黑客领域的专家们;而黑帽子,则是利用黑客技术造成破坏,甚至进行网络犯罪的群体。
确切地说,段晓龙是黑客中的白帽子,但他更愿意别人称他为红客。作为一家主营网络信息安全公司乌鲁木齐办事处的资深技术工程师,段晓龙每天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识别网络客户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发出漏洞警告,从而提醒客户在被黑帽子黑客侵入前修补漏洞,为维护客户网络信息安全出谋划策。
段晓龙的服务对象有银行、运营商,还有企事业单位等。现在的他几乎成了“夜猫子”,因为为银行服务,一般都是晚上零点之后。
段晓龙还记得,有一次下地州,他在一周之内服务了六个地方,在路上奔波的时间,全都用来睡觉。
除了得到服务对象赞许的成就感,很多时候,段晓龙和同事们面对的是一群对漏洞不屑的人。每次被曝出漏洞之后,许多用户尤其是小用户并未引起重视。
“黑客窃取信息之后,立即会选择离去,对于客户来说,这时再着手重新‘粉刷’网站已悔之晚矣。”在段晓龙看来,网络信息安全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即:网络安全中的30%依靠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设备和技术保障,而70%则依靠用户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这句话,是互联网企业多年来的共识,对于日益猖獗的网络黑色产业链而言同样适用。去年,我国网络漏洞集中爆发:3月下旬,携程网安全支付日志可被下载,导致部分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11月,130万条考研学生的个人信息,在一些黑产群里公开叫卖……
云里漏洞
事实上,在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些漏洞举报的平台,如奇虎360、乌云网都建立了举报漏洞的机制,方法各不相同。
在乌云社区,不同级别的白帽子有1260位,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搜索漏洞。“猪猪侠”2012年4月16日注册成为乌云网的白帽子,为了挖掘一切漏洞,他制作了一个扫描器,比起同行们一个个寻找,他已实现了自动攻击,在乌云社区Rank值(提交的漏洞评分总和)高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