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解释运用的能力,是实现大数据在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价值的关键。
一、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一种数据驱动的新文化
对大数据价值认识和应用,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尚待达成一致。各部门、各地方普遍存在“数据割据”和“数据孤岛”现象,缺乏大数据意识也导致数据的公信力弱、质量低,数据定义的一致性差等问题。
数据文化,是尊重事实、强调精确、推崇理性和逻辑的文化。发展大数据产业,需要在社会上弘扬数据文化。
其一,在公共领域推行“数据治省”的理念。以系统采集的数据和科学分析的结果作为公共决策最重要的依据,杜绝个人经验和长官意志。
其二,政府加大“数据治省”的舆论宣传,力争在全社会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时代特点。
其三,形成尊重数据的文化心态,建立大数据思维。其核心是:世界由数据构成,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解决。一旦建立起该思维方式,就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资源来寻找问题解决方式,促进创新机会的产生。
二、推动数据开放,提高数据质量,逐步建立数据治理制度
开放、流通的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广东面对大数据变革,应该首先开始尝试公开数据和提高数据质量,逐步建立数据治理制度。
其一,宏观层面政府解决“数据割据”问题需要顶层设计,企业则需要在“数据孤岛”间架起桥梁;微观层面需注重“数据质量”,包括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
其二,制定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标准,包括政府数据开放目录、政府开放数据格式标准等,明确数据开放的范围、方式、内容、细化程度及数据格式,从技术操作层面为政府开放数据的共享奠定基础。
其三,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界定数据资产的归属和使用,以解决发挥数据资产商业价值与侵犯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采取法律方式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另一方面,保证政府的信息公开。
其四,打破部门数据的分割状态,整合数据资源形成合力,以多种形式向公众实时开放各类数据。
三、促进开放数据驱动企业成长
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的短板。即便是广东的信息技术这一支柱产业亦如此。在大数据领域,广东具有突破核心技术短板的机会。
大数据技术以开源为主,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绝对技术垄断。即便是谷歌、IBM、甲骨文等行业巨头,也同样是集成了开源技术,与本公司原有产品更好地结合。开源技术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开放的,广东企业同样可以分享开源的蛋糕。
支持和孵化开放数据驱动的企业,并创建体制结构从而确保企业的成长。一是推出“大数据研发计划”,由政府投入来改进处理海量数据的工具和技术,旨在资助处在知识创新前沿的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活动,加强大数据基础性研究和行业性应用研究,并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建立开放数据研究院,召集世界顶级专家共同合作、孵化、培养、指导新的创意和推动创新;三是政府可建立“开放数据优秀人才中心”,聚集开放数据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专家,为利用开放数据的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支持;四是用竞赛等活动来支持创新,能激发创意和早期原型产品的诞生,也有助于建立开放数据用户社区。
四、制定云优先战略,推动计算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和产业界对云计算是热情高涨,但是,云计算的行业应用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云计算发展面临着体制、商业模式、利益分配等诸多障碍。
政府制定“云优先”战略,规定各个政府部门都必须有序推进,向社会购买云服务。政府是最理想、最合适的消费用户。为推动云计算尽快成为一个产业,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政府各部门都不应该再营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开发本地软件,无论是存储还是计算,都应该以云的形式向社会购买服务。
五、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以网络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以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由于国内需求减少,出口出现萎缩,广东制造业正面临困境。虽然我省已提出两化深度融合,但在战略设计、组织保障、推进路线等方面还有待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