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了大数据学术论坛。出席峰会论坛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田杰棠、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刘宴兵、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大数据里,智能城市发展我们炒得很热,也是每个城市当中一个很好发展的抓手。在大数据和智能城市发展过程中,他的价值非常大,但是这些大数据如果应用不好,他的价值等于是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我想这两天贵阳成为中国大数据的一个中心,大家都在热谈大数据,无论是我们的人人互联,还是我们的物物互联,都有一个发展。在谈到大数据,不得不谈到信息化,任何一个网络的发展等等应用,跟信息化的应用密切相关。一个数据没有进行这种电子化,就谈不到网络化或者是进入大数据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何清:大数据挖掘研究的挑战我们遇到了计算瓶颈,在这里面,我们缺少一些大数据复杂度的度量方法;缺乏精确分析的方法;也缺少根据分布知识对大数据进行抽样的方法。抽样是在大数据里面,不可缺少的一个技术。再一个就是数据的复杂性面临挑战,给这个数据挖掘带来困难。再者就是我们数据动态增长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个数据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分布式的大数据挖掘的这个算法。之后这些算法不能分散成独立的存在,我们要有一个大的平台,面向公众提供云服务,这是大数据的算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云计算大数据的到来,存储已经成了要求了。存储是数据信息智慧的整个线条的载体,数据爆炸式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35个ZB的数据。我认为大数据系统有四大要求,第一,高可用,你这个程序做出来,能够随时访问不丢失。第二,低成本,你多数据,磁盘容量要求低。第三,高性能,访问要速度快。第四,低开销,就是网络资源占用少。
中国联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部数据中心副总经理范济安:中国联通在大数据发展方面有几个特点。第一,集中化运营,第二,分布式的计算,第三,数据内容的广泛性,第四,数据加工和挖掘的能力,但是,我们的数据价值必须要通过应用发挥出来,那么我们平台的特点不是简简单单的支撑一个应用,而是多应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