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第三个维度是模拟数据向数字数据的发展。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的本质区别就是前者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后者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它好比人体体内的DNA一样,是信息的最小单位。”⑧由于信息社会里计算机是工作的主要工具,人们所有的活动数据包括旅游订票、住宿、驾车、求医、购物和教育等都会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在案。政府、企事业机构耗费巨资把传统的模拟数据数字化并储存下来,方便人们检索;图书馆也正在努力把书籍扫描或输入转化为电子版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这样描绘中国大数据的发展现状:“淘宝网站每天有超过数千万笔交易,单日数据产生量超过50TB(1TB等于1000GB),存储量40PB(1PB等于1000TB)。百度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⑨2002年的一项研究估计,每年大约有5EB信息被存储⑩。2011年,全球信息总量相当于1.8ZB,即1800EB(11)。要知道,迄今为止,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约等于0.2EB),历史上全人类说过的所有的话的数据量也不过是5EB(12)。
信息社会三大维度的发展成就预示着一个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时代给我们社会的工作、生活甚至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主要取决于当事者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危机应变能力。大数据时代的洪流汇合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猛烈冲击着中国外交决策的现行体制。中国外交决策主要面临着三大挑战:
第一,外交事务总量的爆炸式增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不仅没有被开除“球籍”,反而与国际社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截至2011年7月31日,中国已经与172个国家建交(13)。从1966年到2000年,中国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个增加到了50个。中国加入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也从58个迅速增加到1275个(14)。从1875年至2003年,中国签署的国际条约达到273个(15)。21世纪前13年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与世界的中国化进程几乎同步进行。产生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这些重要事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举办奥运会与世博会;中国与美欧日的经济联系日益深化;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如金砖国家合作密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深入;中国“走出去”战略形成的巨大海外利益;中国开放政策促使中国公民与世界的交流迅速扩大;中央高层出访与外国政要来访,等等。
中国这两届领导人几乎每年要出访许多国家,不仅包括主要大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更包括周边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出访了俄罗斯、美国、欧洲国家,也访问了非洲国家、中亚国家与东盟国家,同时也参加上合组织峰会、金砖五国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李克强总理就任以来出访的国家与地区有俄罗斯、欧盟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他出席了在文莱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八届东亚峰会,并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除了领导高层出访,国内举办的高规格会议也很多,如APEC、上合组织与亚信峰会。除了中央高层外,各部委举办的外事活动尤其是外交部的活动不计其数。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有博鳌论坛、欧亚论坛、世界和平论坛、中非论坛以及中阿论坛等。此外,地方政府也使出浑身解数提高本地的对外吸引力,包括官员出访、接待各国达官贵人与富商名流和举办国际会展等。一些边疆地区的政府转变观念,积极与邻国开展经贸合作,设法吸引中央政府重视,获取更多的财政帮助。
如此繁忙的对外交流活动,必然导致外交事务总量的爆炸式增长,造成现有外交决策机构的超负荷运转。由于中国长期执行“外交无小事”的原则,外交部不仅要负责中央层面的外事活动,也要监督管理地方政府组织的外事活动,导致外交部业务量急剧增长,甚至到了不堪重负的程度。除了官方活动之外,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活动也大量增加,作为中国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中国公民到境外的活动人数可能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总量。然而,当前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在“中国威胁论”的阴影下,某些国家可能会出现反华排华的现象。在有些地区,中国公民甚至遭受海盗及恐怖主义袭击。一旦发生这类危情,必然牵涉外交部的大量精力,削弱其对其他问题的关注。为了应付日益繁多的外交事务,外交部本身的职能部门也在不断地扩大,不包括驻外机构,司局级部门已经达到29个,目前还有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