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旅游场景需要的不只是电信数据,还可以用到电商、银行、医疗、交通、天气等领域的数据内容,以及旅游行业自身的数据。
目前对于数据跨界需求最明显的,是征信和精准营销领域。比如征信就需要尽可能多维度的数据,来提升信用评估的准确性,以支撑信用消费。
《21世纪》:如您所谈到的,亚信的优势在于电信数据,但某个场景所需要的数据来自多个行业,其他行业的数据如何获取,是购买还是合作?
张勇:主要是合作。当前环境,企业都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所以不会轻易出售数据。企业更希望把数据收集起来,而不是开放出去。因此难以购买,只能合作。
合作分为两类,一种是与传统企业、产业的合作。此类合作相对谨慎,非公开,涉及到核心数据、核心算法时,还必须以合资公司的形式推动。
另一种合作模式则关系到一些新兴数据。因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崛起,消费者、企业的活动会留下越来越多的轨迹,对这些轨迹的收集、加工正在形成一个逐渐繁荣的产业链。
比如,一些新兴企业正在通过建设Wi-Fi,来收集某个区域的人流数据,当人流数据匹配上时间、消费能力分析、经济水平之后,可以给交通、商城、展览、线下营销等行业提供很大的支撑。此外,手环、行车记录仪、空气净化器等智能设备的数据,也都可以为很多应用场景贡献数据。
但需要指出的是来自不同行业的数据都带有浓烈的行业属性,相互之间的格式、接口规范都不统一。
所以,现在也需要一些像亚信这样的第三方大数据公司,不以获取数据为目的,但可以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数据,并翻译成相同的语言,然后为不同需求者提供多元化数据源的采集、加工、模型算法等大数据解决方案。
大数据将打破闭环
《21世纪》:大数据生态确实是前瞻性布局,但感觉这并非你们独有的商业模式,BAT也可以建设大数据生态,你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张勇:这两年涌现的大数据公司非常多,但大体分为三类。
BAT是一类,它们确实拥有大量的数据源,也可以汇集多个领域的数据。但是,BAT的模式都是闭环,他们的大数据生态也很难开放。比如,阿里现在的“从IT到DT”,也主要是服务于阿里电商,而且,阿里相对强势,希望垂直整合、主导产业链。百度、腾讯 对大数据的态度也是封闭。
大数据时代的BAT也会发展成闭环模式,他们的大数据生态并不等同于整个大数据产业的生态系统。
第二类则是一系列的行业垂直大数据公司,他们更多服务于自己所在的垂直行业,构成了大数据产业的“点”.
第三类是亚信这样的第三方大数据公司,我们“连点成面”,推动生态系统的建设。事实上,像亚信一样为多个行业提供大数据全系列产品,并且能够汇集数据、推动数据交互的企业,少之又少。
《21世纪》:不过,亚信的主要客户仍然是电信运营商,是否也可以把你们归为第二类大数据公司?
张勇:确实,目前亚信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电信行业,但这主要是因为亚信在电信市场的积累深厚,占比较高。现在,亚信的大数据产品已经覆盖了数十个行业。未来2-3年,来自其他行业的收入占比能够超过50%,而且保证盈利。
《21世纪》:除了为企业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你们还有哪些措施推动大数据生态的进展?
张勇:一个重要举措是数据交易市场。今年4月,贵阳成立了国内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其中亚信占股21.5%,而且亚信是平台承建方。除了贵阳之外,我们还在另外两个省份建设了交易市场,其他部分城市的大数据交易市场也在筹建之中。
毕竟,数据需要通过流通实现价值。而流通的基础则是市场规范、标准、定价基础、交易机制,这些只能通过市场来推动。我们需要通过大数据交易市场吸引数据提供者,引进数据加工、处理等增值合作伙伴,同时吸引数据需求方,大家一起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发展成熟之后,这些数据交易平台可以与当前的互联网平台类似,开放API,把大数据的相关能力都开放成统一的接口,企业、创业者需要的数据类型、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几行代码就可以直接获取。
除了数据交易市场之外,亚信还参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大数据研究工作,比如国家行政学院的《大数据治国》报告,网信办的大数据研讨会,发改委的大数据实施纲要,以及很多大数据产业联盟的标准、技术研究工作,希望可以推动大数据的标准、法律法规尽早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