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金融大数据风口解码

而在投资端,则是个人投资渠道单一。根据平安证券数据,目前个人资金约有75%以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形式进入了传统银行体系,而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此比例将更高,导致了居民财富无法享受到应有的资产增值,个人资产收益甚至难以跑赢CPI,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渠道实现藏富于民更加无从谈起。

下图直观地描述了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环境下的问题。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稍微缓解了个人投资渠道单一(通过化整为零方式进入到较高收益率的金融项目),以及两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但其规模还远远不够。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4年P2P的规模虽然已经到达了1220亿,但相比同年122万亿的M2余额以及社会两小企业总资金需求量依旧过于微小。金融围墙的存在,一方面不允许围墙外的主体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即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两小企业融资;而另一方面处于围墙外的融资需求者难以获得资金,即使相比围墙内部的大型企业拥有更好的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导致了墙内撑死、墙外饿死的局面。

金融大数据

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困境(来源:亚信大数据)

在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上述扭曲的金融体系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银行赚到了令人羡慕的市场红利,央行通过严密的控制,能够精确计算整体社会货币投放量,而资金通过围墙内的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转化为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中国GDP的高速上升。但扭曲的金融配置必然导致市场资金错位,富得流油的墙内企业实质上并没有把所有资金用到实体经济上,并存在效率低下问题,而新兴的民营经济却得不到应有的融资,造成了国进民退、“富人通缩穷人通胀”的严峻问题,腐蚀了中国的实体经济。随着美元即将王者归来,中国若再不进行深刻的金融改革,改变金融扭曲现象,中国经济将陷入更大的问题之中。

再谈一件时髦的事情。

“互联网+”概念被提出后迅速被本届政府认可,在两会中也被李克强总理两次提及,随后被正式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其中或许反映了一个趋势:以制造业为首的中国实体经济,已经被产能过剩、高度同质、缺乏比较优势等问题折磨得举步维艰,急需通过像互联网技术这种变革力量完成一次脱变和升级。而所谓的“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实体经济的各个部门,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渠道、营销及消费者管理等整个流程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化、互联网化运营变革,最终摆脱产品高度同质、产能过剩的困境,为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一批有创造力的新形态企业,促使中国实体经济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其中,数据资源将成为新一轮的生产要素。

然而,“互联网+”模式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姑且假设数据资源是富足的,云+管+端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也可以获得,也具备一批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家,达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支撑“互联网+”发展的资金流究竟如何来?如果类比互联网界,单靠风险投资驱动,对于中国实体经济这种量体无疑杯水车薪,同时也不见得所有“互联网+”模式都具备风险投资的偏好特征。而通过传统的中国金融模式,基本上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流到围墙外的 “互联网+”企业中去,倘若如此,一个缺乏足够血液的“互联网+”能如何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

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制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元围墙体系”,金融围墙内的主体坐享巨量金融资源而难以投放到实体经济最为需要的地方;而围墙外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普惠金融,发展受限。随着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空间,中国急需一场金融改革--在传统主要服务于大型优质企业的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还更加需要有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目前P2P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为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但仍不足够,在缺乏普惠金融的环境下,“互联网+”将难以真正壮大起来。中国目前已经悄然开展而在未来将会越演越烈的金融改革,本质目标就是改变上述的扭曲金融体制,实现普惠金融,一方面让有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小企业为实体经济重新带来活力,另一方面通过投资渠道的拓展,让投资端的个人也能享受到更好的财富增值,实现藏富于民。而普惠金融将与“互联网+”一起,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