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当红大数据公司Taste Analytics宣布进入中国

“我们一开始经历了很多挫折。”汪晓宇说,“刚开始有一个大企业,他们直接就回邮件给我说,‘我就是不相信中国人能把英文自然语言分析做好。’ ”话里话外透出了看不起的味道,而这反而却激起了汪晓宇的斗志。他经过深思熟虑,没有冲动地和客户辩解,而是很平和地回复了对方,“请告诉我们Taste Analytics的产品哪里做的不好?我们来改!”

本来以为汪晓宇会退缩的大企业高管,一下子就语塞了。就这样,后来他们拿下了对方十几万美元的合同。而汪晓宇也把那封邮件保存下来,用来激励自己做出更好的产品。

“后来对方写邮件过来道歉,说‘你们做的非常非常棒,我们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样的技术!’我才感觉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汪晓宇说,“华人领导的团队,能把美国的公司吃下来,我很自豪。这证明了,只要技术过硬,中国人一样可以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甚至做得比他们都好。”

现在,很多著名的美国金融机构以及世界500强公司都成为了Taste Analytics的客户,而汪晓宇也活跃在中美两国科硏交流的舞台:他曾经应邀在美国海事国防安全风险大会演讲;也曾在斯坦福给计算机系的学生传授研发经验;在富士通当访问学者;深圳、西安的学术硏讨会上也都有他的身影。

除了他以外,Taste Analytics的整体团队实力都非常强劲,比如CTO俞立 和Thomas Kraft,也是从美国顶级学府博士毕业,并且在一级期刊上发表了很多论文;技术团队成员全都是硕士以上学历,仅博士就占了40%。

“顶级人才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汪晓宇说。现在公司才成立两年,

就已经获得了百万美元量级的订单,从去年到今年,收入增长了6倍,并且季度营收增长速度保持在300%左右。

做中国企业界的Palantir

其实Taste Analytics此前已经和国内不少大型企业进行过合作,但是,汪晓宇表示,2016年,才是Taste Analytics的“中国服务元年”。

“我们要实现全部产品的本土化,包括产品使用中文化、云服务部署落地化、技术支持规模化。”汪晓宇说。

Signals平台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两个部分,既可以让企业使用公共云服务,又可以安全地接入企业的内部数据,和企业整个IT系统进行完美整合。

它的中文版一推出,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马上就吸引了100多个试用客户,而且不少是行业领先企业。

汪晓宇也把他们团队敏捷响应的特点带到了中国。作为一个企业服务软件,Taste Analytics的更新迭代速度却赶上了很多消费级产品,产品的部署只需 2-3天,每周都会更新Beta平台,每个月都会有新功能推出。汪晓宇说,未来他们还将上线结构化的商业智能平台。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估测,大数据分析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加起来就占了180亿美元,而且非结构数据分析的应用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75%。

“现在基本上70%的大企业还没有用到非结构化数据分析的技术,但是已经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我们团队对于进入中国市场都很兴奋。到了明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本地的客服、营运都建立起来。我们也很欢迎合作方和我们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沟通。”

“我们提供的技术是颠覆性的,我们的愿景是,做数据工业时代,企业界的家喻户晓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汪晓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