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征信与“大忽悠”征信的距离有多远

大数据征信自今年异军突起以来就被认定为“救世主”般的角色,成为资本和市场追逐的对象。被负面舆论逼入“墙角”的互联网金融更是如获至宝,感慨找到了解决风险管理的“良药”。不过,方兴未艾的征信行业尚不足以支撑起不断扩展的商业蓝图,其最核心的独立、客观、公正、规范原则岌岌可危,稍有不慎,或将沦为一场虚有其表的“概念游戏”。

或正如征信第一股商安信CEO陈晓东先生所言,国内征信市场现在处在一个一哄而上的阶段,以后会有一个沉淀的过程,优胜劣汰,剩下来的将是具有优质数据和强大评级体系的征信机构。真正的爆发期将出现在市场沉淀之后。

那么何为征信?仿若斡旋云端、披着面纱的征信其实没那么神秘。

征信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按业务模式可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按服务对象可分为信贷征信、商业征信、雇佣征信等。

我国征信业起步较晚,信用生态建设相对滞后,但在互联网时代却存在独特的机会。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征信应运而生,一举踏上风头浪尖,又反向推动了国内信用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5年10月底,国内出现问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数已达到1078家,其中10月新增47家。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传统金融服务盲区(央行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8.7亿多,但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仅有约3.7亿,这意味着还有四分之三的人在申请信贷等服务时会遇到障碍),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采集难等因素,一直处在野蛮生长的状态。

对金融业,征信完善了对风险的识别、判断、评估和管理,有利于加快授信过程,分级定价,降低优质借款人借贷成本,大幅提高信贷效率,以蚂蚁小贷为例,放款时间基本在3分钟以内,小则几千,多则几万。对商业,征信逐渐被作为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的标准,以此撬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迅速拓展至酒店、租房、招聘、旅游等行业。

金融服务对双11的渗透融合堪称互联网征信功成名就的一役。数家电商各领风骚出新招,最终交易额也不出意外地攀上历史新高。而在公众为天猫912亿的交易数据惊叹时,有心人已经发现,今日与往年不一样的气象。

双11当天,蚂蚁花呗共发放6048万笔消费信贷,占支付宝交易总量的8.5%,与其功能相似的京东白条,同比增长800%。首次接入双11的花呗与京东白条同为信用支付产品,即基于电商平台、支付等沉淀的海量数据,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经过综合信用评估后,给予用户在指定店铺享受先消费、后付款服务的信用额度,并支持分期还款。

花呗对接的是蚂蚁小贷,京东白条对接的是京东金融。互联网金融深度嵌入消费场景,凭借更具便捷性、更具场景化、更个性化的产品迅速崛起。但相比传统消费金融(银行信用卡与消费贷款),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征信、风控、资金周转、催收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阻碍和风险。

相对于传统征信多采用信贷数据和公共机构数据作为数据源,互联网征信拓宽了数据采集维度,包括电商数据、社交数据等,一方面能更加全面的反映信用主体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由于央行征信中心的金融数据库还未向这些机构开放,其数据评估的准确性和公信力难免被人质疑。

大数据征信的软肋

今年,在政府鼓励和市场迫切需求双重驱动下,国内掀起了一股狂热的互联网征信浪潮,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公司、支付机构、传统征信机构、P2P平台等都是不同的代表。从应用场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上讲,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无疑更受瞩目。从专业性上来说,商安信、中诚信等传统征信机构在评级模型、商业征信业务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比对企业征信公司的备案制,个人征信公司的审核制显得更为严格。今年1月,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首批入围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8家机构在年中完成验收工作。然而时至今日,仍未下发个人征信牌照,由此足见央行的审慎态度。

首批入围征信机构大部分将信用评分作为首推产品,并快速拓展应用场景,抢占市场制高点。如芝麻征信的“芝麻分”和考拉征信的“考拉分”已经应用到酒店、租车、旅游等多个场景;前海征信的 “好信度”目前主要服务于金融信贷,华道征信已推出的“猪猪分”专门用于检验租房者信用状况,中诚信的“万象分”则可以用于就医、保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