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时代初起步,如何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

从时间维度来看,大淘宝比肩沃尔玛,是“工业时代—IT时代(第一次信息革命)—DT时代(第二次信息革命)”这一历史进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从空间来看,孕育出沃尔玛的美国无疑是工业时代全球经济的领先者。而在DT时代,无论是中美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影响力,还是大淘宝与沃尔玛的交相辉映,都显示出中美是全球快速进入DT时代的两大主要引领者,他们共同为全球向DT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规模来看,据波士顿咨询报告,2010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占本国GDP比重为4.7%,中国互联网经济占本国GDP比重为5.5%。到2016年,两国各自占比将分别达到5.4%和6.9%。麦肯锡发布的《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报告也显示,凭借两倍于美国的互联网人口和蓬勃的电子商务应用,2013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升至4.4%,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美国则为4.3%。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鉴于两国的GDP规模如此之大,未来若干年内中美两国互联网经济体的规模必将稳居世界前两位。

从各自的特色来看,从PC革命、互联网革命到云技术革命,美国始终扮演着全球新经济发动机的角色,创新能力非常突出。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新经济领域快速发展、追赶并实现部分超越,则主要取决于全球第一的网民基数和消费市场、丰厚的制造业基础、整体经济的高速成长,以及后发优势等。从明星公司来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如苹果、谷歌和Facebook等,在很多领域仍然是全球的领先者,但中国互联网公司如阿里、腾讯、蚂蚁、百度等,也已经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全球性的领先。

中美两国在新经济领域的交相辉映、协同发展,对全球新经济的持续创新,都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这也是两国对全球新商业文明的重大贡献。

C2B模式,进化版的“顾客是上帝”

记者:有一个观点认为DT时代离我们还很远,核心的理由是,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但是目前缺乏强大的IT技术基础作为支撑,这些数据得不到有效收集并加以“净化”和有效利用。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宋斐、潘永花:我们不同意这个观点。目前,中国的云计算技术和能力已经可以与其他国家站在同样的水平线上。当然,目前DT时代处在起步阶段,要全面进入DT时代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我们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围绕大数据的生态还不完善,与数据相关的观念、文化、法律、规则等多个方面都亟待完善。

记者:BAT三家的大数据各有什么特点?阿里大数据的优势在哪里?

宋斐、潘永花:百度数据以搜索数据为主,腾讯以游戏和微信社交数据为主,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则是以电子商务数据为基础,并且已经基于这些数据产生出不少新的业务,比如“蚂蚁小贷”,就是基于商家的数据进行信用评估,提供贷款服务,快速便捷解读商家短时间的资金短缺和资金周转问题。阿里巴巴的大数据能力除了赋能原有的电商生态外,最值得强调的是其大数据的技术能力。目前,阿里巴巴已经通过多年的积累形成完整的大数据技术平台能力,2016年通过“数加”大数据平台正式对外输出,涵盖了数据采集、计算引擎、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应用等数据生产全链条。

记者:“智慧城市”的口号喊了多年,目前阿里和腾讯都在做,有人戏称这是两大巨头在厮杀“智慧城市”业务。阿里在“智慧城市”方面有什么特色项目?

宋斐、潘永花:“智慧城市”不仅仅体现在通过便捷的入口为市民提供服务,更关键体现在后端应用和数据的共享与统一。阿里巴巴在智慧城市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全面的云和端能力,以支付宝作为端的代表,一年多时间全国有336个城市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辐射全国,比如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多项服务都已接入支付宝平台。以“阿里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力的输出是阿里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特点,比如浙江政务服务网就是通过阿里云实现了多个部门数据的共享和整合,浙江交通则通过阿里云的大数据实现了交通情况的预测等。

记者:书里提到,C2B模式是DT时代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C2B模式有哪些特点和不足?未来中国的C2B将有怎样的发展?

宋斐、潘永花:当前正在发生的具有C2B属性的商业创新,在总体上呈现这样的格局:以消费者为中心,倒逼和促进新型的价值协同网的形成。这一演化在中国网络零售业中最为显著,互联网正在汇聚、分类、呈现、对接大量分散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些需求又以倒逼之势, 持续地施压于电子商务企业的销售端,推动单个企业内部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上具备更强的柔性化能力,并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整条供应链乃至整个产业,使之向着价值协同网的方向去演化,并最终在响应效率上逐步适应于快速多变、高度个性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