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师宋蒙
目前,我国各行业的业务和数据从分散部署走向集中,数据中心的数据量急剧膨胀,其重要性受到空前重视。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能耗压力、管理压力、高可用性压力、快速投运压力和业务连续性压力日益增加。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微模块数据中心因其具备绿色节能、可快速部署及易扩容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师宋蒙先生,请他详细剖析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技术优势。
电气应用:宋蒙您好!首先请问数据中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宋蒙: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自媒体、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等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这也使得数据中心的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数据中心在我国的建设过热,也存在一些地区数据中心建成后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但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全球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为327亿美元,而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372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30%,到2018年全国将建成900个数据中心,可见国内的数据中心市场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可穿戴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设备将逐渐普及,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成为发展趋势,数据正与我们的生活变得密不可分,数据中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电气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据中心能否适应新的需求?
宋蒙:随着业务模式的转变,传统方式建设的数据中心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
1)灵活性差,难以适应多变需求。一次性建设模式与分阶段使用模式成为矛盾。一旦需求发生变化,已建成的数据中心对新需求无所适从。
2)工程复杂,建设周期长。机房平均建设周期为500天,业务上线时间需要90天。按专业设计、建设,8大系统交叉施工,工程复杂建设时间长。而IT业务要求上线时间大幅缩短,需要快速部署抢占商机。在节奏日益加快的数字化时代,快速部署、快速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3)能耗高,初期投资高。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配套设施需要一步到位,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UPS系统等都需要一次建好,但实际使用的负荷是逐步增加的。这样造成很长一段时间达不到额定的负载能力,造成浪费,导致数据中心高能耗运营。
4)管理效率低,运维体验差。传统数据中心中的各种系统都是分别建成的,造成监控集成度低,部分仍需人工巡视,不能真正实现综合管理,运维体验差。出现故障时,不能快速定位,耗时耗力。
电气应用:针对传统数据中心的不足,可以采取哪种方法来解决?
宋蒙:为了更加灵活、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需要更具弹性、更节能及部署更快捷方便的设计与解决方案,即模块化数据中心的设计理念。
模块化数据中心是为了应对云计算、虚拟化、集中化和高密度化等服务器的变化,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降低能耗,为了实现快速扩容及互不影响。因此,对空调系统、UPS系统、机柜系统和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空调系统的精确制冷、动态制冷和高效制冷的革新,UPS低负载下的高效率、可模块化扩容和小型化支持单独模块等需求的创新,机柜的尺寸、承重的优化及通孔率的提升,监控的智能化及小型化等。基于以上因素,模块化数据中心必须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方案的理念去设计。在设计工作中,按照标准对数据中心场地进行模块化划分,即把整个数据中心分为若干独立的区域,各区域的规模、功率负载和配置等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计。随着业务需求的增长不断增加独立模块,从而实现快速建设,精确复制已有优秀方案。
数据中心的模块化概念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1)建筑级
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园区由多个数据中心建筑单体组成,结合整个园区的的供电、供水和光缆等总体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数据中心建筑单体可作为一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