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捕鱼人遇上大数据

当捕鱼人遇上大数据

60岁的浙江捕鱼从业者朱义峰出名了,以一种自己没想到的方式。

在云集了2万多开发者的杭州云栖大会预热海报上,朱义峰的名字赫然在列。对他的介绍是:用科技创新来改变捕捞方式,让渔民不再靠天吃饭,风险难测。海报背景呈现的是两位远洋捕鱼者站立的侧影,顺着他们的目光远远地看去,是乌云密布之下暗潮涌动的大洋……

这张海报已经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远洋捕鱼者和大数据,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这张海报拨动着每个观者的心弦。

“我从事大数据捕鱼快20年了,从来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名。”朱义峰一边说着,一边摊开一张用数据绘制出来的渔场作业图,如同预测未来的高手——上面绘制的密密麻麻数据图表仿佛立体起来,一艘艘渔船在图上游走,在陌生的海域里劈波斩浪,迅速精准捕捉到鱼群。

站在大海面前,从父辈开始从事渔业的朱义峰总是感到敬畏:远洋捕鱼靠天吃饭,风险难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人、数据和互联网联系起来,互联网的力量正呈指数级增长。从本质上讲,网络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万物互联,将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强大。许多人都在努力,努力把一切可以想到的事物连接起来。

朱义峰就是其中的一位,只不过,他把努力倾注在了远洋渔业上。

朱义峰将海洋气候信息、渔船位置信息、渔场形成的数据结合在一个渔业大数据平台上,许多船长根据这个平台数据作为捕鱼指导后,取得了很好的捕捞量。

“在公海捕鱼,船长的经验非常重要。曾经在哪儿捕到过鱼,来年一般都会再去。”朱义峰说。

但是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海平面温度上升,导致船长们经验失灵。一艘船一天的油费就要2万元,出海一趟没捕着鱼,损失巨大。

上个世纪90年代,朱义峰跟随中国远洋船队去印度洋作业,到亚丁湾捕鱼。有天夜里,他发现渔船停泊的地方经常有一种乌贼鱼群游动,但之前均没有此地有鱼群出现的说法。回国后他请教了有关专家,最终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发现这一领域是一处渔场。

这次经历让他产生了数据捕鱼的想法。“经验不一定可靠,与数据结合才能更精确。”从此他走上了开发收集数据进行远洋捕捞的创新之路。

为改变现状,朱义锋成立了一家海洋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海平面温度、海底洋流数据来寻找鱼群分布。通过和专家一起调整算法模型,朱义锋目前的预测准确率能达到81%。

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水温的高低、海浪的起伏、鱼类的特性,朱义峰举例说:“比如亚丁湾的那种乌贼鱼,适合冷暖流交汇和偏冷流的区域,这些都可以通过算法进行精确定位。”

“到了陌生的公海,可以凭借大数据分析出哪里可能有什么样的鱼类,哪天更适合出海。”朱义峰说,目前虽然预测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可以基本达到比较高的概率。

虽然60岁了,但从实践中找到乐趣的朱义峰十分喜欢创新,也经常鼓励公司里的年轻人多想、多试。对于人工智能这样的前沿技术,朱义峰也是如数家珍。这位和渔业打了近一辈子交道的老者,下一个梦想就是进入数据捕鱼之旅的深度探索。

朱义峰希望能更彻底地做到大数据捕鱼,试图建立一套更科学的算法模型,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自动分析出哪里有鱼可捕,并且再把每一次捕鱼的数据反馈回系统,让系统在“学习”中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和预测。

“大海值得敬畏,科技值得敬畏,但更值得敬畏的是人类不息的创新。”朱义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