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曾经告诉记者,京东众包体系中,专职做配送的人员完成了绝大部分订单。其实很容易就能想到这类人的画像,其实就是那些驮着饿了么送餐包给美团送外卖的人,他们是趋利的,哪里订单多、给钱多就去哪。于是便催生了平台补贴配送员的情况,虽然达达 CEO 蒯佳祺认为 “平台的公正、公平性,以及这个平台本身的效率才是隐形的重要壁垒”,但不停地补贴就像死胡同越走越窄。
这种情况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合并,蒯佳祺也曾经向记者透露,达达经历过很多巨头的邀约或威胁。道理放在京东到家身上也是一样的。
商超、便利店到家 O2O,需求可能真的不大
京东到家及其对手们的定位,可简称为 “线上一小时零售便利店”,本质上仍是零售。
赫夫零售吸引力模型认为,决定消费者是否到一家商超购物,主要取决于卖场的吸引力(面积大、SKU 多、价格低便更吸引人)以及到达卖场的时间或距离(到达成本越高便越不愿去)。京东到家的价值是,汇聚更多的零售商家从而给用户更多选择,并且给予价格优惠,同时上门配送降低了心理门槛、符合 “懒” 的需求。
不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京东到家购物是出于及时送达的需求。 它好像更适合没有逛超市习惯的年轻白领,但商超最大的用户群体——大爷大妈、操持生活的女性们,其实很难从 “逛” 的习惯中走出来。京东副总裁邓天卓也曾提到,京东到家最初是验证用户需求的一个产品,判断用户的行为趋势,比如买什么、什么时间买、购买的频率、对产品、包装、尺寸的要求等。我其实比较好奇他的结论如何。
京东到家们的交付也存在不稳定性,比如上文提到的损耗,或者冻品的融化,并不容易控制。而生鲜产品在线下的交付则比较容易。
此处不得不提永辉超市。京东入股永辉后,花了 4 个月的时间才在北京石景山的超市试点到家业务。 很多人猜测永辉作为传统企业决策、行动缓慢才出现了 4 个月毫无动作的情况,但有没有可能是双方在直面用户的业务合作上价值并不大?比如对永辉而言,消费者到点后逛的行为会催生更多购物,但线上则会减少目的性购物之外的订单。
再来看爱鲜蜂,其曾自称日单量达到 10 万,覆盖店铺 10 万家,两个数一除,平均每家店每天只有一单(当然可能存在某些店铺单量多、某些少的情况)。这时其主要的盈利方式——向店铺供应自采品牌 “峰觅” 和 OEM 产品,共同配送的密度也许会比较小。
出路何在?唯有等待…
本文似乎像在批判京东到家及其竞品存在的问题,但若没有问题,哪来的合并?该类服务并非没有价值,恰恰相反,正因为有 O2O 的存在,才让我的同事 Retric在半夜用手机订了一盘 “鲜果切”。 但京东到家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长期不盈利的状况,以及如何替消费者挖掘消费场景,做出更吸引人的服务。
最后回归到撰写本文的契机,在官方公布之前,姑且猜测一下京东到家的 “Big deal” 到底会是谁。 爱鲜蜂 CEO 张赢上个月提到正在寻求 D 轮融资,但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公司不能加入京东体系,且爱鲜蜂主营的社区夫妻店并非京东到家的目标。会是多点么?刘江峰的出走绝非空穴来风、团队也面临缩水,如果京东能在此时并购多点,想必对 “价格” 的掌控力会有所优势,而多点背后的商超资源、配送资源也会是一笔不错的财富。
你觉得与京东到家抱团的会是哪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