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涵:大数据的社会经济价值分析及地方大数据发展问题思考

大数据之所以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分析,首先它具有外力的效应,除了大数据本身对本行业的促进作用,大数据本身这个产业的产值,由于它和传统产业的结合,会带来其他产业,比如网络基础设施等的增加,实现外力效应,实现GDP的增长。另外,大数据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新的增长需求。这也是麦肯锡的一个测算报告,有了大数据之后,有了电商之后,新的消费能够占到30%几,而对于传统消费的替代60%几,所以还是有了大量的新的市场跟消费的产生。另外,大数据的同时也降低了社会资源的垄断,打破了一些行业壁垒,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打车软件,使得叫车服务变得更加便利,降低成本,这是福利效应的体现。所以,使劳动者花同样的价钱获得了更高的服务。大数据通过连接不同的领域,增强了信息的活力,这是连接效应的体现。可以看到大数据从上面以及有下方来看,都是对经济体现有重大的价值。

第二,分析一下地方大数据发展面临的基本困境。相信地方的领导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首先,数据采集方面,当前咱们国家信息系统都是纵强横弱,所以,落实到数据采集的环节,往往都是纵向需求压到最基层的服务,横向也是一样,而基层既要承担交通委、卫计委的任务,还要承担县委的任务,所以他们的人员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基层数据采集的数量很难保证,或者没有统一的标准,材料的数据包各个部门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各个部门之间需要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在咱们国内有一个口号,叫做“顶上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所以这样数据的采集质量很难提升。另外,属地化的问题,所以目前我们从横向的层面,地域的管理者很难拿到全部的数据。后面也包括一些历史的珍贵数据不够重视,比如长江三峡近来的时候当时一些地貌和一些比较细节的数据居然没有保存下来。还有一些实时的数据,还有一些静态数据获取特别困难。

数据开放的问题,这个也是大家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的问题也是非常清晰的,主要是数据开放的机制和动力不足。目前国外来说,很多比较先进的地方进展到黑名单的一个状态,就是负面清单。咱们国家在比较先进的几个地方,包括今天上午分享的几位地方领导,比较好的做法一直是白名单,所以,推进了更高的数据资源可以开放,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我们也提了一些建议。首先,从内部的发布机制,初期采集有限的白名单逐步向黑名单发展。第二,公示机制,第三方评估发布结果及排名。然后是KPI的机制,最后是数据资产化的管理机制,数据整个采集的全生命周期都应该作为一种珍贵的资产进行管理,我们国家从2004年中办24号文,《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就已经提出这个先进的概念,迄今为止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真正实现数据资产化管理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道理。

数据共享的问题,这个问题比数据开放更难一些,因为涉及到很多部门内部的实际利益。当前我们国家的普遍做法是数据开放共享平台。然后,我们工信部怀部长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从电子政务国标委的组织当中发布了关于电子政务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共享开放平台的方式实现部门数据的共享。但是,这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这种方式数据是不落地的,某一个数据集向另外一个部门提供需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空间融合所有部门的数据,而很多新的数据和数据资源的价值在一开始很难预料到,这个需要数据先融合汇聚,后挖掘它的价值,这也是数据共享问题当前很难解决的一个核心。

这个我们也做了一些建议。建立数据的分级和分类机制,对于不涉及秘密和敏感信息,建议在政府内部全面共享,对于不宜全面共享的数据,可以按照数据的级别进行正向共享,对于不太敏感的数据,我们希望用户以融合型、大平台的方式实现数据内部的共享,并且设置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这个事情。

统筹汇聚的问题,当前咱们国家的智慧城市、数据平台、信息平台非常多,在各个层级,县一级,市一级都有,不同部门都有,所以数据统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可以比如说先做一些逻辑的集中,然后把现有的这种信息平台和数据库能够实现连接,这样也能够实现数据资源比较有效的一个整合和汇聚。然后,以资料评审做一个抓手,逐步实现数据资源的汇集和信息资源平台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