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定产制师or大数据推荐,你愿把你的黄金假期交给谁

费用方面,世界邦选择把每个行程所涵盖的机票、酒店和服务费等打包出售,不单列出定制行程这部分的服务费用。“我觉得在中国收取服务的方式,目前不好实施。”在张平合看来,直接收取服务费,容易被质疑是否值那个价。不如打包售卖,就像一份盒饭,包含了菜价与烹饪。

目前世界邦定制行程的单价平均在1.2万-1.8万之间。其他产品和服务还包括包括全球地铁图、世界邦离线地图、口袋旅行、24小时沟通和智能导游等。今年年初刚获得新浪B+轮融资的世界邦正在新浪微博上找寻更多达人,计划开发更多旅行目的地。

同样招募当地人为用户制定行程的还有「最会游」。在最会游平台上,这些达人被称为“游侠”,社交化旅行服务平台是其CEO张睿对最会游下的定义。

行程规划占平台功能的20%,达人需要扮演的更多的是当地朋友的角色,包车接送、当地陪游、服务代订、旅游跟拍等,都是游侠可以做的事。

张睿告诉钛媒体,最会游的交易入口是「人格」,每个人在当地的资源不同,每个人去旅游的需求也不一样。你可能需要接机,需要定勇士队的票,需要推荐当地好吃的米其林餐厅......因为用户需求的碎片化,想打包找人规划整个行程的用户越来越少了。

因此,最会游采用这种按需提供非标准化服务的模式,达人群体本身成了最会游的核心,每个达人都有美食、景观、购物或人文、自驾等标签,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直接和达人取得联系并沟通服务内容与费用。

内容连接节点

“……据说,来自南极的风会呼呼地把你瞬间刮入村上春树笔下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不过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Stewart Island。”在「游谱」上,专栏作者、同时也是旅游行程规划师的吴非发表了这篇《地球上距离法国最远的地方》。

和吴非一样的80多名自由作者是游谱的智囊团,他们追逐星辰和大海,用行程规划的思维为游谱贡献一篇篇“目的地报告”,将所有POI(和旅游相关的各类元素、兴趣点)都装入这个框里。

游谱创始人李小坚在向我介绍这些文章时,不愿意使用“游记”一词。在他看来,游记太随性了,而这些文章都有一套商业逻辑,这套逻辑上承用户需求,下启商业模式,这套逻辑是游谱的核心价值。

举个例子,在一篇关于加州一号公路的文章后,有洛杉矶往返9日机票、拒签退全款特价签证和通用3G Wi-Fi等几个商品,还关联了大峡谷空中走廊、丹麦城等几个景点和“复活节去白宫滚彩蛋”、“好莱坞控看过来”等相关专题。

这些文章的价值还体现在行程规划制定过程中。比如通过机器生成一份日本七日游之后,游谱会为用户推荐《别具一格的居酒屋》《大隐于市的北九州》等文章,用户对人文、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是进一步激发用户兴趣。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文章,让用户不仅看到景点,更激发他们对文化、历史,甚至宗教和建筑等各方面的信息。”曾任Lonely Planet中国区总经理的李小坚对内容有种特别的执着,2008年时,翻译成中文的Lonely Planet进入中国已经有两年了,但里面仍然有大量内容不适合中国读者,李小坚开始瞄准豆瓣这个文青聚集地招募作者,用几年时间培训出了一支中国作者的团队。

如今,李小坚继续在游谱做这件事,并试图画完商业这个圆。当时和他合作的Lonely Planet中国出版人叶孝忠也在去年1月加入游谱,让游谱的PGC的内容方向更加清晰。

另一方面,在旅途中,游谱也会实时根据用户的行程变化推荐不同的内容,随时获取周围信息。受供应链效率的制约,很多旅行产品很难随时预定,酒店和目的地产品通常需要提前几天向供货商预约,游谱可以完成10%的即时预定,李小坚希望今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0%。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找到不同的供应商,“比如在首尔,这个供应商能马上发一个二维码给你,你花150元买了刷二维码就能进去,但你在门口买票的话就要付200元。”

但是,要将人们从内容吸引至购买环节,似乎也不是优化算法、建立相关性与拓展供应商能解决的,如何在工具属性上拓展更多变现能力,是游谱这类内容提供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除无二之旅这样传统的定制公司依靠不平价的服务费实现盈利外,其他行程定制应用还在摸索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而对于用户来说,人工包揽所有行程定制适合那些对价格不那么敏感又没时间自己做规划的人;那些本身就享受规划行程过程的人不妨在妙计、游谱这类应用上寻找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