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蓝皮书》:关注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战略

中国IDC圈1月15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向全世界发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声音并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习主席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是立足全球互联网事业发展的科学倡议,凝聚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

在中国 互联网+ 开放合作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新华网发布了《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15)》(下称《蓝皮书》)。《蓝皮书》充分体现了习主席在乌镇峰会上提出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代表了该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团队的学术成果;“蓝皮书”层次高、内容新、指导性强,是该领域了解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权威年度报告。

习近平主席在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时,逐条提及了中国行动。他不仅说到了“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中国”建设,还多次表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传播平台建设、以及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等方面共同努力。

《蓝皮书》逐项诠释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国行动战略。

比如,从《“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以及《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蓝皮书》将“互联网+”更多地融入到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系中。

在《蓝皮书》第一章“中国篇”中,提出“互联网+城市服务”的战略,深度整合底层系统,为智慧城市服务提供新入口;在第四章“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向精细化发展”中,提出“互联网+”与交通、教育、医疗的跨界融合发展;在第五章“互联网+催生智慧产业”中,指出众包众设研发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

《蓝皮书》需要关注的三个关键词——“生态效益”、“可持续安全”、“协调创新”。

首先,“生态效益”,是指导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贯穿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的根本理念。通过物联网、智能技术、人与环境之间的协作与融合实现智慧城市的生态效益,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主题。其次,“可持续安全”。《蓝皮书》指出,解决智慧城市中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解决”上,而是“发现”和“预警”上。笔者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定是在可持续、安全基础上的发展,《蓝皮书》提出的“发现”和“预警”体现出一种新型的“事先预警、事中发现、事后救济”的可持续安全观。再次,“协调创新”。《蓝皮书》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协调创新”是关键方法。智慧城市不仅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东西,其中还包括政治、管理、文化方面的东西,更强调为民服务的思想。为此,《蓝皮书》提出“协同创新”就是要整合城市管理和服务中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协同创新”就是要开放数据资源,集成整合各类信息应用,以大数据理念引导城市智慧化融合应用。

《蓝皮书》关注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战略

《蓝皮书》强调,让智慧城市能够真正服务于民。对此,《蓝皮书》提出要借力 大数据 提升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融合应用,创新提升城市规划决策模型,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以城市数据公开开放为基础,突出实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社区生活等领域的数据融合,使更加科学、绿色、便捷的智慧化新生活触手可及,将人们的“简单平面”生活转向“多维泛在”,实现居民生活智慧化,让智慧城市能够真正服务于民。

《蓝皮书》提出六个维度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设目标和路径认识不足、信息资源整合缺少标准法规保障、智能基础设施滞后、本土智慧城市集成商实力薄弱、技术应用对产业的带动效应不明显、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