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AI+大数据+金融”方面独具优势,金融AI将比无人驾驶更早实现商业化
目前,无论是从规模、创新,还是在政府的重视程度上,中国“AI+大数据+金融”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以下六大优势,中国金融AI将比无人驾驶更早实现商业化。
优势一:海量用户与数据。14亿人口、7.24亿手机网民,每天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对于人工智能行业来说,中国AI“石油”丰富。AI的发展离不开场景,而最丰富的场景在中国。
优势二:强劲的金融需求。对比美国,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渗透率比美国低、增长速度快且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国内消费信贷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信用卡市场增长率达到17%,中小微企业信贷增长率达到11%。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线上渗透率的提升也会进一步驱动市场的增长。线上信贷用户的数量目前仅占到中国总人口的13%,远低于美国目前31%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中国线上借贷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0%,市场规模超过40万亿元。
优势三:价值链欠发达,唯技术能解决。就零售金融产业链和价值链来看,美国在信息处理、征信、风险评估、资金供给、供求、产品等方面都较为完善,而中国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不够成熟,老百姓也缺乏金融知识,这恰恰给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创新的空间,给中国金融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优势四: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应用逐渐向世界领先靠拢。在“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研究领域,中国正超过美国走向领先地位;在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应用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实体店使用手机支付的人所占比例方面,日美德为2~6% ,而在中国,高达98%的人表示“3个月内使用过手机支付”。这为中国发展大数据金融奠定了技术支持。
优势五: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让中国金融AI发展插上了翅膀。从2015年开始,中国出台了多个支持人工智能的政策。2017年3月,“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写入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将AI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规划》为中国的AI描绘了美丽前景——到2030年,实现中国AI理论、技术和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优势六: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项目投资热度高涨。2012-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资额和投资次数不断上升,2016年,我国的人工智能投资金额16.6亿美元,投资次数285次。据亿欧智库的统计,截止2017年8月31日,国内智能金融公司中125家获得融资,累积融资额已经超过250亿人民币。中国政府也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承诺在2018年之前投资150亿美元,来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金融业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最好的一个应用行业,尤其是身份认证、风险控制、洞察运营或个性化运营尚。相对于无人驾驶的汽车来说,金融人工智能时代将更早来临,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最强先锋。
“大数据+”和AI助金融腾飞,并将反哺整个生态系统
数据显示,从2005年4%的低点至2015年8.4%的高点,在这11年间,中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翻了一番。
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于2013年超过美国,于2015年超过英国。2015年,中美日英四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8.4%、7.2%、4.4%、7.2%,中国已超过另外三国。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金融大国,未来会成为一个金融强国,而“AI+大数据+金融”就是助推器。
我们经常将中央银行宏观政策比喻成心脏,那么金融体系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将资源和能量运输到各个器官。今天,发展大数据金融就能丰富“血管”布局,链接更多的个体“细胞”,让资金的集中和调配更为有效,从而将“血液”输送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里。
这次习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大数据方向,并指出目标——“我们需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需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还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我们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一个新时代。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广泛的创新和应用,政策的推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场和执行层面需要金融的支持和联动。”“大数据+金融”的发展不仅将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和应用的进步,还会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并居中协调大数据时代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