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数据应用解读以及发展分析

了解完大数据的在银行中应用后,我们来看看专家是如如看待大数据时代下银行的发展。

银行掘金大数据时代

面对大数据,银行业的喜与忧

记者:近十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就大数据而言,某种程度上说,金融业一直是基于之上运转的,请问,金融业在大数据时代,是否更应该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目前是否得到了发挥,还有哪些问题?

杨兵兵:实际上,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金融行业在大数据方面确实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的数据系统建设历史是最长的,其应用历史也是最长的。例如,最早的主机等的采购都来自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杨兵兵:中国光大银行职工代表监事。资料来自于互联网)

所以,从时间的长度来说,其积累的历史是比较长的, 而从业务宽度来讲,也是比较宽的。可以说,以上这些方面是金融行业的一个特点,而且银行手中还掌握着账户基础及往来信息。

其实,账户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是金融牌照的基础资源。围绕着账户,我们能知道资金的进出、支付等信息,并且还形成了把银行内体系与银行外体系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围绕着账户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也使得银行业的数据更加丰富。从数据方面而言,这是银行业的一个优势。

不过,在数据积累和应用方面,当前的银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随着客户的交易行为越来越线上化,以及第三方支付与店商的合作,使得银行对客户的交易行为的了解反而在减少。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了解客户的交易行为有一定的屏蔽。

第二,银行自身已经有了很多数据,但是基于多种原因,银行对这些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还不是很充分。假如你成为某个银行客户的时间超过十年,现在如果想了解十年来自己的资产变化情况、收入变化情况等,按理来说这是很简单的一本账,但是现在要很快提取一个客户十年的历史数据,还真不是每家银行都能做得到的事情。

在这方面,很多银行还存在很大障碍。其实,往前推十年,很多银行的核心系统都进行过升级,升级前后的数据是否能够联系在一起、有没有做过这种联系,使得客户提取历史数据更加容易,可能都存在疑问。实际上,如果在银行核心系统的升级换代过程中存在断点,其客户数据就不再连续。

如果客户数据中间存在这种断点,会妨碍其对相关数据的应用。另外,银行系统在原来建设的时候产生的若干信息孤岛也会影响对数据的使用。第三,在大数据的应用上,如果对数据结构及定义的理解不到位的话,数据应用单位对其也很难准确把握的。面对第三方支付,

银行业要“固本培元”

记者: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的崛起,是否给银行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银行业应如何来面对这些冲击?

杨兵兵:我觉得,第三方支付真正给银行带来的冲击实际上是在告诉银行:一方面,有些业务,银行原来没有看上的,实际上是潜在价值更高的;另一方面,“技术是生产力”不是一句空话。具体来说,有一段时期银行对于结算业务、支付业务重视不够,认为这些业务比较繁琐,利润又很薄,特别是早期的网购,需要担保支付,当时银行要介入这种担保支付是有风险的,所以没有做,而支付宝等其他机构却把这项业务做起来了,并且做大了,反过来也印证了这项业务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技术是生产力”,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我们会发现它们最大的投入就是技术的投入,这会让它们快速地成长和改变。在银行业,技术也在逐渐地变成生产力,而在早期,技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生产工具。可以说,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使得银行再次审视一下自身,哪些业务还需要再次捡起来。例如,支付业务、结算业务本来就是银行的一些基础业务,所以银行当前面临的这些冲击也是正常的,这是银行自身忽视原本的一些基础业务所带来的后果,下一步银行要做的就是固本培元。

银行“固本培元”是有基础的,因为银行经营的时间比较长,有比较好的客户基础,也有很好的信用基础。这三方面都是银行的长项,关键在于银行如何把这些长项应用到自己变得薄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