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大数据判断一个高官的仕途?

我又比较了一下长期在中央和地方任职这两个高级官员群体。

一般来说,从地方尤其是低层级单位起步的正部级以上官员,多数经历了10个以上的单位,曾经待过的岗位数则更多,而长期在中央部委任职的官员经历单位要少很多,不少人会通过赴地方挂职或任职来弥补基层工作经验的不足。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为例,自1980年3月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徐绍史历任地矿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干部、部领导秘书,部办公厅副主任、主任等职。这一任职经历显示,徐绍史在地矿部一个单位的多个岗位上一路升迁至正厅级。

1991年12月之后的两年,徐绍史挂职任广东省地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92年11月兼任深圳市地质局局长、党委书记。

1993年10月,徐绍史重返北京,先后在国务院办公厅、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任职。2013年3月,徐绍史成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组成部门国家发改委主任。

有些专业系统就属于例外,比如涉外系统,其官员的升迁就具有高度封闭性。

以外交部领导班子为例,外交部长王毅和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张业遂自毕业后都一直在外交部工作,历经升迁至外交部领导层。除了少数从其他部门调入外交部的副部长、部领导,绝大多数副部长、部长助理、副部级大使也多长期在外交部任职。那么,他们的升迁规律难道就不符合上述模型了么?

显然不是。如果是,我岂不白忙活了么?

稍作一下变通就可以了:不以外交部为其任职单位,而是将其曾经任职的外交部总部机关的部门,如亚洲司、欧洲司或者驻外使馆视为一个任职单位,调整一次,就认为其任职单位变化一次。

如此,他们的升迁规律也就和其他党政官员没有什么两样了。

没有经历多次总部机关与驻外使馆的往返任职,一个职业外交官要跻身涉外系统高官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一模型这么实用,亲们,还不赶紧拿它测试一下你所在单位最高领导的未来仕途。

写到这里,我还是要例行谨慎提醒一句:凡事都有例外。

说完这句话,我莞尔一笑。

附:《如何在40岁前成功当上市长》

我的一位公务员朋友昨天给我打来电话,抗议我尽整些虚的装腔指南,应该搞点实用的东西,比如公务员如何升迁之类的。

巧合的是,最近我刚对目前全国30多位“70后”地级市市长们(也包括直辖市辖区区长)的升迁之路做了一番梳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这些市长的简历可以直接发送:70后,自行取阅)

兄弟,这篇文章就是给你写的,祝你早日干上市长。

我想先以三个公务员同学的仕途起个兴,他们分别是我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同学,年纪都在30岁上下。

我的这个初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就考了乡镇公务员,留在了家乡工作,现在还是个科员,副科级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领导干部了。目前他已经对自己在40岁之前提为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副科级)不抱多大希望了。

在其所在县城的各类饭局上,各县局局长都被尊称为局级干部,他们的属下坚定相信,这些局长们在当地实际能支配的权力甚至比祖国心脏的一个真的司局级干部还要大。

我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时成功挤入选调生队伍,现在一个省直单位工作,去年已经提了主任科员(非领导职务的正科级)。

这个大学同学一毕业就进了海里,前两年,学院搞校友通讯录,我瞥见上面的职务已经是科长了,据说正在向副处级干部阔步前进。

这三个年龄相仿、仕途差不多同时起步同学的不同升迁速度成功说明了,一个公务员所在单位的级别基本上决定了你能够蹦跶的高度。

最近几天,一篇《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网上广为传播,本来已经什么都不是的屌丝们颇有些不以为然,但如果对照到我这三个同学的仕途上来,这句话就显得尤为贴切了。

没有了单位,你将什么都不是,单位的高度就是你的高度。

所以,在40岁之前成功当上市长的第一步就是选一个高的起点,比如国家重要部委(没有实质权力的也不行),或者省级党委政府核心部门。

当然,你会说了,现在稍微热门一点的职位考录比都是几千比一了,跻身国家部委或省委省政府谈何容易。

如果我挤不进去这些单位,我又特别渴望在40岁之前成功当上市长,我该怎么办呢?

你不要灰心,还有办法。一个是在大学里就要积极担任校学生会或团委干部工作,最后毕业后就能留在大学团委或省市级团委,成为青年工作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