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3月22日报道: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大数据为引领,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着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社会治安视频防控联网建设,着力加强大数据技术和网格管理技术融合应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了保障城市安全能力,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
服务管理信息化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社会治理如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运用信息化为社会治理服务,这是近年来安徽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中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形成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载体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芜湖经验”,广泛在全省推广,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肯定。如今,“芜湖经验”已走向全国。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支撑搭建服务管理平台。一是统筹系统平台建设。以市为单位,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着力建设以“一个中心、两个网络、三个系统、四个支撑”为主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同时,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工程及全省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目前,全省16个市基本完成市级平台建设。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建立SPV、PPP等合作模式和投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既发挥了政府的指导作用和政策优势,又引进了社会资本和人才技术。三是厘清业务边界。结合政府权力清单梳理,统筹搭建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于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平台,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全覆盖”的网上政务服务。四是倒逼机制转型。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与群众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办理事项,贯通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办事流程,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工协作”,实现“一点受理、全城通办”,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由“多头分管”向“协同治理”转变,由“单向服务管理”向“综合服务管理”转变。五是整合共享资源。以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工商部门的法人数据为基础,以公民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基础信息为索引,整合相关部门信息,构建以自然人和法人为主题的共享信息资源库,为各部门提供完整、准确、鲜活的数据支持。六是丰富公众参与载体。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开放、便捷的公众参与平台,实现信息查询和事项办理智能化、信息发布及时化、公众参与广泛化、为民服务个性化,逐渐形成信息化建设人人参与、信息化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打破部门壁垒,延伸办理网点,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工作程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鼠标一点就能办好事、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改变以往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的困境。同时,信息平台的广泛覆盖和普遍应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广大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反映和协调了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建立了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为社区百姓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个性化服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视频资源深度整合 构筑城市立体化安防体系
安徽以构建城市立体化治安防控“合肥样板”为示范,通过视频资源深度整合,全面推进视频防控联网建设,以合肥为代表的全省城市立体化安防体系得以深入推进,城市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在推进视频防控联网建设上,一是整体规划布局。坚持统一规划视频监控、统一搭建视频专网、统一开发视频应用,编制视频监控建设总体方案,着力构建“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的立体化视频防控网。依托“天网”主干网建设,采用“环网+星网”的拓扑架构,搭建了统一的视频数据专网,覆盖相关部门;基于云架构设计,开发共享共用的统一视频综合应用平台,实现视频资源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阅。二是科学设计布点。科学开展监控探头布点设计,构建总体布控、区域布控、节点布控“三个模型”,满足“高低组合、枪球联动、虚实互补、远近结合”的实战需求,实现探头建设集约化、功能多元化、成效最大化。三是技术创新支撑。聚合公共安全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加快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整合共享数据。以保障城市安全为目标,以“天网”工程为核心,形成视频资源共建共享一张网、共享一个平台,实现视频资源的整合,提高立体化治安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