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用大数据保护环境

中国IDC圈3月17日报道,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我国将通过大数据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方案》明确,在未来五年内,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要实现的目标是,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民化。

《方案》称,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将围绕推进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共享、加强生态环境科学决策、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完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统筹建设大数据平台、推动大数据试点六大任务开展。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程,该如何建设?环保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数据来源绝不仅仅局限于环保业务数据,而是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多结构的相关数据集合。

程春明还强调,一定要重视对社会公众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整合,例如公众环境举报数据、社交媒体上的相关数据等。

现在,除了以往的电话举报污染企业的方式外,网络举报、查实污染源逐渐成为一种主要趋势。依托于阿里云的“蔚蓝地图”便是其中的典型。

通过“蔚蓝地图”APP,全国超过9000个废气、废水排放源的排放数据可被实时查询,公众可以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对超标排放的大型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进行“微举报”。

借助阿里云的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蔚蓝地图”将空气质量查询扩展到380个城市,并配合近期出台的国务院水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将企业排放数据查询功能从废气扩展到废水,实现每小时更新一次。

自2014年6月上线以来,公众积极举报,山东、浙江多地环保部门跟进推动,成功促进了400多家大型火电、钢铁、水泥建材、化工石化企业对在线数据超标做出说明,其中相当一批已采取整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