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4月29日报道,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数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如今大数据技术早已渗透到金融、通讯等行业以及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大数据在容量、多样性和高增速方面的爆炸式增长全面考验着现代企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与此同时也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准确洞察市场行为的机会。迄今为止大数据技术与产品有哪些创新,工业大数据应用面临哪些挑战,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现状如何等。围绕这一系列问题,4月27日至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6大数据产业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28日上午,在数据中心联盟、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卫锋为与会者介绍了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卫锋
以下是吕卫锋的演讲实录:
吕卫锋: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来这里分享一下我们在大数据领域,尤其在智慧城市中大数据的作用,以及大数据的未来,以及大数据的能力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的一些想法和看法。所以我报告的题目,以前叫大数据应用,后来想了想,不能叫大数据的应用,应该叫大数据的能力,大数据的能力应该是什么样的?未来尤其在城市中大数据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有一些思路,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未来尤其是随着新型智慧城市不断的发展,我们的信息化和城市的深入融合将对我们整个城市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我认为未来一定是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实际上智慧城市整个的发展在全国无论各个部委,还是中央的各个政府,已经把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作为我们国家推动城市往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引擎,而且这种智慧城市不断的发展,从2012年、2013年以来,一直到2014年我们的智慧城市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网信办、科技部一系列的推动下。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还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
那么在这种统筹下,智慧城市的产业出路在哪里?我们统计了一下,在全国应该说将近上千家的企业都在围绕智慧城市在发展,新兴智慧城市运营的服务,在贡献力量。所以,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和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在这个里面,大数据扮演什么作用,我们大家普遍认为数据,尤其是大数据一定是我们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各重点。如何破除城市发展中信息的孤岛,如何实现数据融合,是大数据发展的基石。
所以,我们各类企业,包括我们各个城市已经在数据的整合,数据的融合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和产品以及解决方案,而且在我们的各个城市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会儿黄罡教授会围绕数据的开放共享提供很多的一些想法。
但是,尤其是随着我们城市中不断的数据的融合,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在数据空间重构城市的特点,尤其是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在政府的大数据产业指导下已经形成聚合。这种聚合在我们各种各样的智慧城市的项目的推进和城市的开放运营的服务和社会的差异,我们已经在虚拟空间产生了影响。包括我们如何在数据空间中重构城市,描绘城市,我们虚拟空间的城市和实际物理的城市如何进行深度的融合,将是我们在大数据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重要趋势将推动我们的新型智慧城市不断演进和发展,这种演进和发展将为我们城市的公共服务,城市的社会治理,提供各种各样的创新和应用。但是,这种创新和应用,我们的城市真正智慧了吗?我们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能力,大数据未来的能力,发展之路是什么?尤其是我们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商,它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给城市提供什么样的智慧的解决方案,这种智慧的解决方案基于数据的平台产生的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我们还远远不够。我们只是把数据连接在一起,我们只是把数据融合在一块儿。
按照《国务院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包括最近我们提出关于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只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手段、新理念和新模式。更重要要瞄准城市化的绿色、低碳、高效、集约、生态这一系列的内容,这一系列内容到底需要我们在大数据上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李未院士认为现在人类的社会跟文明已经进入大数据的时代,由于我们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运行基站大规模整合,使得我们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已经产生了属于各自领域的大数据。这种大数据不断的演进和发展使得我们大数据构成了我们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个数字印象,它形成了一个大数据生态系统,而这种大数据生态系统使得我们大数据具有了一个时代性和数据的永存性,只要产生数据,你所说的话,你所产生的行为,包括你在网络上各种各种的应用,它是物理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我们将对实际的空间有什么影响?这种万物互联产生的大数据将驱动人类的思维功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