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你觉得人工智能和哪方面结合有想象空间?
乔宇:目前,人工智能与互联网、IT产业合作比较多。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觉得医疗健康领域未来也会和人工智能“合作”,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不够完善,高端和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少。医生看病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还需要看很多的病例,这些事情想要完全用计算机替代还是比较难的。但如果计算机能够“深度学习”这么多的病例,它会对医生的决策起到辅助作用。
再者就是疾病预防方面,我们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对身体做全面地检测,那样无论是医疗成本还是病人的痛苦都可以大大地降低。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育,一般来说都是人对人的教育,完全用机器是不现实的,但人工智能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老师。
广州日报:人工智能能发挥很大的功效是不是基于大数据?
乔宇:对。但我们希望未来计算机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像人,而不需要这么多训练数据,也不需要这么多计算。未来小数据的学习也会是一个潮流,因为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有大规模数据,具体到医疗领域就很明显。
人工智能是专才不是通才
人工智能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语音识别等。但它目前只是某个领域的专才,与人类相比还差距遥远。
广州日报:请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人工智能。
乔宇:通俗点说,由人制造出来的智能叫做人工智能。从学科研究角度来讲,它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通过计算机或者通过机器进行运算,然后获得类似于人的智能。
广州日报: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乔宇:现处于非常高速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很强。
比如,一个城市发生案件后,警察要调取上千甚至上万个录像监控视频进行分析。如果只靠人去看,要消耗大量时间,还不可避免地出现遗漏。而计算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来节省办案时间。
广州日报: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乔宇:它最主要就是一个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比如说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在深圳通关的时候已经广泛使用。
广州日报:AlphaGo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未来机器人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威胁?你怎么看?
乔宇:我不担忧,事实上AlphaGo的神经网络以及它的结构还都是由训练数据决定的,它只会下围棋。
相比之下人的智能是很通用的,这是很大的区别。如果人工智能要对人构成威胁的话,它首先需要有自我意识。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至少目前来讲,还没有任何人工智能具备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工智能还不足为虑。
乔宇其人:
做图像识别取得世界领先的识别率
乔宇是语言识别、图像处理科班出身,“我出国之前就已经对语言识别、图像处理感兴趣了,所以出国留学就选了类似这样的实验室,然后做了图像处理,再做了语音识别。”乔宇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后,相继在中国香港、日本的高校做了一段时间的科研,做的还是他的老本行:语言识别、图像处理。而这两块也正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2年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入选深圳市“孔雀计划”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核心成员。
之后,乔宇与人工智能的另一热门分支——深度学习也擦出了火花,他的研究团队成为早期研究深度学习的一支科研力量。
2012年,乔宇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作时,接触到周围的一些(深度学习)研究成果,“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当然不仅包括我,还有组里其他老师,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不错,然后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
乔宇的团队在深度学习研究方向也收获了不少成果。真实场景下的跨年龄人脸识别取得世界领先的识别率。据了解,CACD人脸数据库(真实场景下采集的人脸数据,具有显著的年龄和其他变化)包括16万多张图片,2000个不同的人。“我们最新研制的深度模型取得了98.49%的准确率,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好的结果。”
在视频行为识别方面,乔宇的科研团队提出基于运动向量的深度识别网络,每秒可以处理390帧图像,速度提高了近40倍,还可实现实时视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