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泡沫是一个伪命题吗?

市盈率即每股市价除以每股盈利,代表着一个企业股价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市盈率越低,公司越值得投资。如今这些高科技企业巨头,市盈率基本都在20以下。

科技已经不可能是一个泡沫了

资本更加冷静是一方面,科技的急速发展,也让“科技泡沫”这个词本身值得商榷。

回望1999年,互联网还处于初期阶段,“.com公司”们提出的愿景,大多只存在在想象里——虽然WebVan大手笔的投资线下仓库希望铺设生鲜递送网络、Pet.com在1999年就花了百万美元级别的资金来进行市场营销,可那时的计算能力以及市场的需求,根本无法支撑网络颠覆一切的愿景。

硅谷泡沫是一个伪命题吗?2

Pets.com的营销代言人袜子玩偶出现在Super Bowl广告中

然而在接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在线”本身,已经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电商行业在不断蚕食传统零售业。2016年,美国人在线购物的总消费额为3948.6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5.6%。根据Forrester预测,到2022年,美国电商在零售业中占比将达到17%。

而众多完全构建在云端的商业模式也被证明可行。企业通过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及服务)等模式提供了许多信息时代的重要服务。

亚马逊提供的AWS(Amazon Web Service)服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这个世纪初,亚马逊逐渐在全美建立起十四个数据中心,提供云存储、云计算、CDN加速等云服务,每年营收超过150亿美元,对Amazon的市值贡献率高达34.9%。

除此之外,计算机的运算和存储能力大增,宽带普及率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科技、生活、经济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如今,全球的创新企业里,几乎所有都会有科技的成分。做一个生鲜递送的创业公司,也需要算法来支持最优秀的递送路径;想要变革客服行业,也得引入AI的成分才有竞争力。

“一切产业都在数字化……这是在过去几年里我们最看好的趋势,未来也是一样。”Eric对钛媒体说道。他的投资逻辑也是基于此,基本都围绕着云服务、网络安全和工业级物联网。

不难想到,计算机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细分领域,而正通过众多触角推动着各个产业的升级与变革。

这也意味着,科技本身已经很难作为一个巨大泡沫而在未来迎来破灭了。在钛媒体记者此次采访的所有投资人及科技从业者中,这是一个共识。

“泡沫”是硅谷常态

但这不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泡沫”都不存在。

比如共享经济。

“市面上能够共享的剩余空间、剩余车辆等等都是有限的,所以共享经济本身一定是一个有限的市场。”张璐说道。

当玩家超过市场容量的时候,泡沫随之而生。在Uber崛起后,不乏模仿者,然而在美国,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却只有Lyft一家。

共享经济的其他行业也有不少玩家,最终都消失在了泡沫里。比如共享洗衣服务提供商Prim、Wahio等等,低利润率、高基础设施要求让它们的商业模式难以维系,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宣布关闭。

再比如如今的AI。

“不少公司仅仅是把AI这两个字母放在他们的pitch deck里。投资人最终还是需要深入理解创业项目的科技的框架是什么,到底需不需要AI的成分。”Michael说道。

张璐则表示,AI这项技术本身的一些特点,让“泡沫”更加明显。“大众越不懂的技术,越容易讲概念,因为大家也不能分辨是不是可以实现。尤其是针对消费者的一些应用,会有一些试图影响大众情绪的内容。”

比如以“人工智能是不是要代替人类会计师了?”为噱头的众多金融AI产品,实际上能够做到的事情还非常有限。

在她看来,AI技术最早和最好的应用方向仍是在企业级,比如医疗和工业,“已经有很明显的痛点及可观的收入”。她投资的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IamRobotics,能够通过机器人推动物流的自动化,在她投资的那一轮已经有了数百万美元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