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月11日报道:丰富的大数据应用越来越彰显出数据资源的价值,但与此同时,数据的安全使用也被公众所关注。如何才能守好数据安全这道门?这既需要相关标准的进一步建立,也需要相应的技术储备。
首先,尽管目前在法律政策上,有对公众个人隐私的种种保护,但具体到大数据使用,依然缺乏细化和有针对性的指引,需要从相关政策法规上,明确大数据使用的基本规则。如哪些数据不得非法采集,采集哪些数据属于损害被采集人的合法权益,数据资源交易的自愿、公平信用原则如何保护,违反相关规定的又将被如何处罚等。
其次,需要加快大数据产业标准化的进程,建立数据指标、样本标准、采集方法、分析模型乃至发布制度等一系列标准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关键共性标准得以制定和实施,才能从根本上助力政府相关部门开放的数据与企业使用数据能够经过合理的数据脱敏和数据清洗、其方式、内容、细化程度和数据格式能够更加明确。
而从技术上来看,政府和企业同样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化,对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漏洞管理、攻击与入侵防范、信息加密、权限控制等安全防护措施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数据资源的集中和汇集,还要健全应急处置预案、科学建设与布局灾备中心,建立一整套网络安全制度。
不过,在做好诸多安全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公众的教育工作,让他们真正了解大数据使用与保护个人隐私并不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在排除个人隐私信息后,同样能够发挥大数据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作用。
大数据应用才刚刚起步,数据安全则是广泛应用的基础,对于整个大数据行业来说,有安全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