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2B业务欲强化大数据应用

中国IDC圈7月17日报道:在从港交所退市一年多后,阿里巴巴B2B业务今日在杭州举办第一次发布会。阿里方面表示,未来其国际B2B业务将加强大数据应用来提升平台供求信息的匹配率。作为大数据应用的案例之一,阿里B2B的采购直达平台去年的订单需求达45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去年6月,阿里巴巴B2B公司以每股13.5港元的回购价格从港交所退市,耗资190亿元。今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架构重组,全部业务拆分成25个事业部。阿里巴巴B2B公司中的国际业务成为B2B国际事业部,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事业部总裁吴敏芝接手。

在阿里B2B公司退市前,这一业务已经明显遇到瓶颈。去年一季度,阿里B2B公司的营收为15.9亿元,同比上升仅4%,环比下跌4%;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下跌25%,环比下跌12%。“我们不得不承认,B2B业务的增长速度被集团‘淘宝系’业务的增长速度赶超了。”吴敏芝这样说道。

B2B业务增速放缓的大背景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出口业务增速逐渐放缓。“过去5年里,出口年均增长不到10%。”吴敏芝表示,去年退市以后,阿里更能够沉下心来去考虑B2B业务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如今,中国商品的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外贸信息的供给也开始泛滥。阿里需要找到B2B业务的额外优势,而大数据是一个突破方向。

阿里B2B的“大数据”模式是,整合平台上已有的3670万注册用户及280万企业商铺的交易数据,将海外采购方的需求数据同步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也就是说,阿里希望依托大数据提高供需双方的信息匹配度,进而提升交易效率。退市前,阿里B2B拥有5000名的销售客服人员,如今已减少(转岗模式)到3000名。阿里希望逐步淡化平台的销售人员导向,加强技术能力对业务的推动作用。

此外,阿里希望B2B的这些交易数据未来也可成为企业信用的参考标准,为企业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的交易提供信用凭证。这一思路其实与淘宝网和阿里小贷的思路相同,淘宝卖家可以凭借淘宝店铺的交易数据、信用数据向阿里小贷申请贷款。

“采购直达”平台是阿里B2B在大数据上实践的第一步。在这一平台上,海外买家直接发布详细的采购需求,供应商可主动报价并在线进行订单洽谈。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采购直达平台去年的订单需求达45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推出两年后,采购直达平台每天能收到一万笔订单需求,总额超过3000万美金。这个平台沉淀下了1000万全球卖家的采购数据。吴敏芝表示,未来阿里会将中小企业更多的数据搬到网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