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创始人王石:不要在我面前说“大数据”

不要在我面前说“ 大数据 ”

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说互联网+,互联网+1,互联网+2,互联网+3,当然还有云计算, 大数据 。我在万科集团的例会上,非常明确地说,你们之间怎么谈我不在乎,但是请你们不要在我面前说“大数据”三个字。大数据和我们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但是作为传统行业,我们数据还不全的时候,我们谈什么大数据呢?

互联网时代和万科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你们不是在谈互联网+吗?我说我们来谈“+互联网”,传统行业如果不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你会被淘汰,你不是被互联网+的企业淘汰了,你会被你的“同行+互联网”淘汰掉。就像到了电话时代你不用电话,你不是被电话公司淘汰,你会被使用电话的同行所淘汰。所以在转型当中,我们应该清醒。

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中国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缺少一种东西,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看得起的日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身在中国是有的,但是现在我们缺失了,这种精神驱使人们精益求精,把一个产品当成艺术,当成生命去做,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中国企业大了也持续不了,而且大了可能反而是一个灾难。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万科从五年前制定了“千人亿计划”,就是一千名工程师,花一亿人民币送到日本去学习,一次一个月;执行到第三年开始制定第二个“千人亿计划”,就是把一千名经理用一亿人民币的成本送他们到日本学习;第四年我们有了第三个“千人计划”,就是把一千名服务人员送到日本学习。预计随着万科的人员增加,我们会有第四个,第五个千人计划,继续送更多的人到日本学习,这是最基本的,可以说我们和日本的技术可能差距是十年或二十年,但是我们治理企业的这种文化精神,差了很多。我觉得尤其是我们进入近代之后,我们被西方打开了国门,失去了自信,变得虚无主义,不再坚持中国文化很多传统的东西。我们真正大了之后,到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危险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里,我非常敬重广昌在发展当中,在他的公司推广太极拳。郭广昌就是中国的郭广昌,马云就是中国的马云,我们需要让一种新的文化,东西文化的结合往前走。

股市震荡万科为什么不停牌?

比起西方的公司,万科的时间还是很短的,但是就中国改革开放来讲,万科算是老公司了,我也来谈点在这次股灾当中万科的一点体会。

很有意思,我非常感谢2008年,08年之后万科是一个上市公司,08年之前,我们两年不到扩一次股,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万科在08年之前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效率是最高的,一直在融资,在扩股当中,融资对万科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但是08年之后不给房地产公司扩股了,怎么办?万科要发展,08年之后万科的发展没受到影响,一直发展到今天。

很简单的一个秘诀就是合作,万科现在90%的项目是合作的,也就是自己做的项目只占到10%,通过合作,万科现在不缺资金,当然作为上市公司,这次开了之后,我们也想扩股,但是对市场评估了一下,感觉现在牛市是在吹的,管理层的意图非常明确,以至于到最后各种放放放以后就是空,我们经历最痛苦的就是高价发行了股票,最后股价跌下来了,我们的中小股东、战略投资者非常难受,所以这一次我们非常清楚,有扩股机会我们还是要看一看。

扩股到今天,我们不缺钱,帐面上500亿,所以我们说即使现在给扩股机会了,我们也决定先不扩,看一看。一旦突然发现股价下来之后,我们即刻就申请了100亿的回购计划,尤其是这种下跌的时候,很多公司都停牌,我们不会停牌的,即使有一天我们跌了百分之八点几,我们知道在公司需要平仓的时候,需要回笼资金的时候,万科是流动性非常好的股票,我们不会停。

这就是在这次市场变化的时候,万科的态度,而且这时候我才发现万科变了,上市不上市对我们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万科已经不用靠扩股、上市来进行扩张了,但不等于说万科将来不会扩股了,只是突然发现经过08年这样一个转变,万科的性质已经变了,这种性质的变化就在于我们已经完全是依靠市场的资源组合往前走。可以这样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有30年历史的万科,现在才仅仅是开始,未来可预期的空间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