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引入大数据能够优化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结果
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网络化生存”,是引入大数据优化思想品德评价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把自己建立的新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的本质地位和前提意义,认为只有实践才能改变世界,“如何做”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真正值得信赖的是人的“行动”,而不是人的“言辞”。人的外显行为、言语,总的说来,是内部品德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个体的思想品德状况,就必须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行动中来,到行动中去”是大数据时代研究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标的全新视角。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要随时随地获得学生们的行为记录数据,几乎不可能,而这一切在大数据时代却成为现实。“95后”高校学生“每日必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网络化生存”模式留下了群体与个体海量日常行为与思想外显痕迹的数据,为研究与评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提供了巨量数据样本。
二是“观其行”以及挖掘的日常行为数据,是运用大数据优化思想品德评价的工作抓手。思想品德作为观念与意识层面的东西,存在于人的精神与情感中,想要获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一方面需要“听其言”通过询问、观察、问卷调查等传统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必须要“观其行”,尤其是观察评价对象长期的行为举止,才能有效弥补主要依靠“听其言”或者观察其短期表现进行评价可能出现的偏差。基于高校学生“网络化生存”的客观条件,研究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合法收集被评价对象日常学习、生活及娱乐行为形成的多种信息数据,建立起学生个人与集体的海量数据库。数据库一旦建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挖掘出长期“潜伏”的“弱相关”指标。这些基于大数据的所谓“弱相关”指标,并不是真的弱、对标的没影响,而是与标的“远相关”或者“间接相关”,在传统评价过程中尚未被发现、被关注。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一方面可以检验传统“强相关”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提炼出“弱相关”指标,从而可以丰富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弥补传统评价存在的不足。
三是依托行为数据库建立“强弱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运用大数据优化思想品德评价的努力方向。构建“强弱结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基于大数据的“弱相关”指标与基于重要表现的“强相关”指标形成互补,能够产生合力,大大促进新的时期思想品德评价工作的改进与优化。
首先,构建“强弱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思想。与现行的面谈、问卷、汇报材料等传统形式相补充,“弱相关”评价指标偏重细微的、无意识的、生活化的行为表现,是被评价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日常真实表现。由于是对标的长期、客观、多角度的观察与监测,“弱相关”指标可以反映真实行为与思想情况,使评价更加全面。“弱相关”指标的构建要充分体现“落细落小落实”的特征,既是评价也是教育引导学生从细处着眼、从点滴做起。
其次,构建“强弱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构建“强弱结合”指标的过程,是对大数据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就是从学生的多重社会身份与角色表现、不同时期的成长与行为轨迹和多元评价主体的考核意见等大量的信息中,通过大数据量化实证的方法,检验、提炼出符合时代特征、符合“95后”大学生特点、能够客观反映真实情况的“新”指标。
第三,利用大数据构建“强弱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动态、开放的内外双循环系统。一方面需要大数据应用的专业技术支撑,需要评价主客体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需要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日常行为数据的长期动态跟踪,并且对其算法与模型的构建要不断调整,从而不断进行“强弱相关”指标及参数的修改完善,提高评价指标的信度与效度。运用大数据优化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万能的,也不是“灵丹妙药”,很有可能因为数据的缺失与数据化的困难而难以实现最终目标。但是,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做出有效评价与及时引导,从而真正提升德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一趋势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