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保、规土、环保、水务、教育、法院等部门中,除了法院建立的鹰眼查控网有大数据应用的初步形态,其他部门仅建立传统的信息中心,大数据建设情况滞后,应用、开放就更难。
实际上,深圳已经具备建立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的条件,这里有一批深圳本地的大数据人才、企业及科研机构。
况且,即使搭建数据库平台之后,还有一个难点,是如何比对提取核心数据发现规律。“关键是一堆数据摆在你面前,如何找出关联点。”邓伟军称,情报中心不需要技术大咖,更需要逻辑思维强者,有的人一眼可以看出海量数据的内在联系,成为数据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展望引入社会资源开发公共数据
打通“数据烟囱”的目的是为了开放共享,推动共治。记者观察发现,这半年,交警已迈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的步子。
深圳交警先后与芝麻信用、前海征信、鹏元征信等征信机构完成四次数据对接,4.28万余交通违法人纳入征信系统,同时强化对交通违法行为的信用约束,引导交通参与者遵守交规。同时,深圳交警与高德地图、支付宝、微信等开展了合作,在道路交通治理、交通违法罚款网络支付等方面,实现部分公共数据共享。
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大数据应用理念,应尽量开放公共数据,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来推动各项领域的现代化治理。
早在2011年1月,深圳首次提出部署“织网工程”。“织网工程”以公共信息资源库、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社会管理工作网、社区家园网、决策分析支持系统为核心构架,可以更有效率地为个人、法人提供部分公共服务。但遗憾的是,织网工程只是局部的,其公共数据也存在“烟囱”现象,并不对外开放。
“未来,情报中心希望把数据应用得更成熟一点,并且不断开放部门数据,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来一起把交通做得更好。”邓伟军称。
只有公共数据广开门户,才能吸引有兴趣和能力的个人与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但数据开放也要注意数据安全,一方面需要更多信息脱敏,另一方面要保障公共稳定。这样也给深圳主管部门带来挑战,如何在国家保密法及信息公开条例等现有法律法规机制前提下,尽快拓宽非涉密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领域。
相对而言,现在更重要的是大的公共数据库建设和开放。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长徐炜接受采访时表示,交警将继续持开放合作、共享共治理念,不光是征信系统,今后还会将更多公共数据进开放、共享,给更多企业使用。
企业会否利用公共数据盈利?这不必担忧。按照国外经验,公共数据不会让一家公司独家垄断,而是无门槛无偿开放给所有符合条件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及公益机构,由社会主体的附加劳动价值去决定其企业社会利润大小。
深圳交警已经率先迈出政务大数据的第一步,未来会如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