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将如何影响艺术?

国内艺术品数据存在不少问题

发展艺术品大数据,数据是重要保证和基础,“目前艺术品大数据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好口碑。以国际知名艺术网站Artnet为例,他们对于数据的整理较为谨慎,全线的1300多万个数据在欧美的各种银行、艺术品机构都得到广泛应用,带动了艺术品市场的数据化。”孔达达说。虽然中国艺术品交易规模不断增大,但艺术品数据化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国内艺术品数据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国内艺术品交易比较分散、数据不完整。一级市场以艺术家和代理人的私下交易为主,几乎所有艺术家都不可能向任何组织或机构汇报其每年的作品销售和收入情况,而代理机构为了逃税更不会对外界透露实情。拍卖企业是二级市场的主体。这些企业的交易比较集中,每次成交也有据可查。然而,只有部分拍卖企业与编制机构有合作关系。

其次,艺术品自身具有异质性,交易很难标准化,数据分析也存在困难。

再次,整个行业普遍存在卖假和假卖的现象,特别是拍卖成交数据,含有很多水分和泡沫。至于画廊等艺术品代理机构提供的润格,则完全不需要标准和依据,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此外,数据编制机构本身的商业性质,计算模型的建立方式同样也在影响着数据本身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专业性。

实现技术与艺术新的统一

大数据是对已知信息和已有素材的规律化呈现,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内有助于预测事件发生的态势,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发展的轨迹,也将开启艺术领域创作的新时代。这将会是继包豪斯时代之后又一次“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变革,信息交叉学科的出现则是在教育领域上的一大体现,是对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反应。

工业革命时期,大工业生产中出现了“技术与艺术相对峙”的状况,包豪斯的创立则在艺术与工业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开启了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联合运用,销量消费、秒杀消费、口碑消费等带来了所谓的3C产品(Cold、Cheap、Chinese)。同时,同质化现象在我国表现也很明显,卖家市场远远占据了消费者之上,消费者的审美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诱导。因此,大数据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实现技术与艺术新的统一。

当然,艺术不是迎合消费者,不是大众行为,但作为一种密集科学是可以被艺术家尝试和利用,创作出引领时代风尚的作品,在艺术与技术之间架起新的桥梁。尽管艺术的产生具有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功利的源泉,然而,审美的乐趣则具有自身欢乐的理由。艺术的美学品质和审美价值是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比拟不了的。我们相信,大数据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感性,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必然会出现交集,其结果将不亚于包豪斯所带来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