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8月13日报道,据媒体报道,中国有关当局正在测试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超级预防犯罪系统。目前,警察预防犯罪的主要手段依然是监控和跟踪可疑的人,或者在发生犯罪行为可能性较高的地点预先部署。但是,怎样才能真正预防犯罪呢?这正是人脸识别公司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测试的系统的强大功能所在。
报道称,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公共场所的监控摄像头系统地采集行人的面部图像,并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的活动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当分析对象的犯罪风险达到较高水平时,该系统就会通知警方,以便让警方提前干预,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例如,如果一个人去过出售危险品的商店,该系统就会认为此人有较高的可能性实施暴力袭击,得到通知的警方便会立即采取行动,在第一时间锁定可疑目标并采取必要措施。
据报道,这套系统已经在中国数十个城市投入测试,并已经建立了储存海量人脸信息和活动数据的数据库。
资料图片:一名老人好奇地观看屏幕上被人脸识别系统拍摄的自己。
【延伸阅读】港媒:人工智能将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率 制造业和农业等受益
8月13日报道 港媒称,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增长率增加1.6个百分点,制造业、农业和零售业等行业将从该技术中获得最大价值。
据香港《南华早报》8月7日报道,咨询公司埃森哲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急需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报道称,如果人工智能在中国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机器人和智能机器执行生产任务,那么到2035年,中国的GVA将增加近6.3万亿美元——这是衡量中国经济贡献的一个标准。这几乎占中国GVA总数的19%。
据埃森哲说,人工智能将对中国的制造业、零售业和农业等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通过让人类专注于重要工作,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处理日常任务,从而让如医疗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变得更具生产力。
报道称,到2035年,在制造业领域中,人工智能的使用预计将为该行业的GVA额外增加2.7万亿美元,与没有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31个百分点。
埃森哲公司的全球先进技术与架构负责人亚当·伯登说:“太多的人试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联系起来。但问题是……有些事情是人类可以做但机器做不到的,而有些是机器可以但人类绝对做不到的。”
“比如,人类就没有可能在几秒内浏览数千万页的数据。”他说,“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可以将平凡的事物从我们的生活中剥离出去,并改善人类的处境。”
伯登说:“人工智能是为我们服务的,它让人类变得超级强大。人们将接受新的培训,适应新角色……我们将需要接受培训的人管理或操作人工智能系统。”
资料图:技术人员给市民演示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新”的功能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关联阅读:
亚马逊引入人工智能 提升用户数据安全性
人工智能创造新业态
埃森哲最新研究:人工智能将成新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