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即权力,无现金社会就是一场大数据的圈地运动

无现金社会,在今年成为一个热词。最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推出了“无现金城市周”和“无现金日”,让它变得如日中天。

数据和权利

所谓无现金社会,概言之,就是移动支付社会。这个概念的兴起,代表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开始向纵深推进,从商业交易到公共事务,从线上场景到线下场景。

这是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公司全力争夺的高地。对这两家市值4000亿美元的巨头来说,无现金社会建设,是一场大数据盛宴。这意味着它们的电子账户,将成为中国人的大数据身份证,线上线下,无孔不入。

就像某一天,从你出门打车、地铁口买早餐、午餐订外卖、星巴克下午茶、路边摊买水果到露天吃烧烤,这一切的消费行为都无现金,通过移动支付解决,由此产生一批又一批的交易数据。日复一日。

通过这些数据,你的消费记录与生活习惯被腾讯和阿里牢牢掌控。它们比你的家人和朋友更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在它们面前,我们很可能是裸露的,并且无处可藏。

如果你看过《黑镜》,会更明白我在说什么。

到目前为止,这两家公司掌控数据的行为,以及如何合理保护我们的隐私,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监管。

当然,所谓的监管者,不过是比腾讯和阿里更为庞大的超级系统。我们所面对的恐惧和威胁,并不会由此减少。

这就是无现金社会的另一面。某种意义上,我们无路可退,也无处可去。

回望历史,近代英国的圈地运动,因纺织业扩张驱动,出现了“羊吃人”;如今,在无现金社会的口号下,这会是一场“数据吃人”的圈地运动吗 

“无现金”热潮

2015年,微信支付首次提出“88无现金日”,时间定在每年8月8日,倡导社会公众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

不过,无现金真正成为热词,要拜马云所赐,一如“techfin”一词。

从公开信息来看,马云最早一次提及无现金社会,在2016年11月;当时马云在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会谈时,建议马来西亚建设无现金社会。

2017年2月28日,支付宝对外称,希望用5年时间,推动中国率先进入无现金社会。为此,蚂蚁金服发起成立了无现金联盟,并称未来两年将提供60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蚂蚁金服积极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除了阿里系的大本营浙江,它还搞定了天津、武汉和福州。

5月17日,浙江省商务厅发出了关于推进生活服务领域电子支付应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蚂蚁金服的支付结算优势,在全省范围推广生活服务领域电子支付,推动“无现金支付城市”建设。

6月15日,武汉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要把武汉打造成“无现金城市”标杆。武汉28家机构和企业加入“无现金联盟”,表示将推荐使用无现金支付。

6月28日,天津市和蚂蚁金服签署并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推进天津“无现金城市”建设,年内将逐步实现交通、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无现金化。

同样在6月28日,福州市和蚂蚁金服联合宣布,要把福州建设成“无现金城市,将从商务、公共服务和政务领域全面推动无现金支付。

亦有地方政府全面主导的无现金社会建设。今年6月16日,贵阳市召开推动便捷支付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向全市推广应用集成受理二维码、市民云卡和便捷支付块数据系统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新型无现金城市的建设。

另外,今年两会期间,来自杭州的人大代表虞纯在建议中呼吁,从国家层面“全面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

不只是中国

尽管中国的移动支付浩浩荡荡,但在无现金社会建设上,欧洲的丹麦和瑞典等国,走在了前面。

从2014年开始,丹麦中央银行决定停止印刷纸币,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支付;2016年起,丹麦政府允许零售商拒绝现金支付,仅接收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支付。

流行于丹麦的一款支付应用名为MobilePay,于2013年7月发布,目前覆盖了丹麦全国一半的人口。MobilePay由丹麦主要银行共同推出,在芬兰和挪威也被使用。

在瑞典,2016年11月,该国央行表示有信心经过两年评估阶段后禁止流通实物现金,成为第一个完全使用“数字现金”的社会。据统计,瑞典十大银行在全国共有1400个营业网点,截至2016年,其中852个网点已全面取消现金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