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背后的个人隐私与大数据

2016年的美国总统竞选被德国《商报》称作“第一次数字化竞选”,两党候选人都组织起了庞大的技术班底,将大量资金花在获取和使用投票者的信息上。

美国大选

当总统竞选在社交网络上全方位展开时,其实是在诱导选民社交圈的社会认同;曾经以“为民众赋予权力”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在对个人隐私的窥探下,可能变成针对个人的行为操纵。人们以为是自己做出了选择;但其实只是坠入了精心设计好的罗网。

这和商业巨头们对消费者所做的事情很像:让潜在消费者心满意足地掏出钱包和投出选票,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对个人隐私的窥探

两年前深受好评的美剧《疑犯追踪》,每一集开场白都是同一句话:“你正在被监视着。”

美国大选2

这不是《1984》里“老大哥在看着你”的简单翻版,而是信息时代的真实写照。今天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们留下的数字痕迹:每一次注册登录、每一次网络搜索、每一步行走、每一条社交网站上的状态更新,都会被忠实记录,被分析和整理,最终做出针对你的个性化决策。

这些决策不仅用在商业活动、娱乐和营销中,美国大选也不例外。2016年的美国总统竞选被德国《商报》称作“第一次数字化竞选”,在这场盛大的政治活动中频繁出现了许多名词:大数据、社交网络、软件机器人、黑客,甚至是维基解密。两党候选人都组织起了庞大的技术班底,将大量资金花在获取和使用投票者的信息上,并且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将自己获胜的希望最大化。

今天的候选人们已经意识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可以在政治角逐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人们将自己的信息放在网上,让各种网站记录自己的个人和财产信息,在社交网络上公开发表观点。这些公开的信息可以用来描绘出特定用户的面貌,其准确程度远远超过人口普查的结果。在这些数据中,蕴藏着商业和政治的新机会——虽然并非清晰可见,但是的确是个金矿。

美国大选3

这和传统的美国大选很不一样。2008年奥巴马获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借助了互联网的优势。在他竞选成功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可能是总统。”奥巴马和选民们在社交网站上的互动,帮助他获得了历史上最多的选民票,以及数额最高的小额募捐资金。按照《连线》杂志的说法,奥巴马在竞选连任时,“对当初帮他入主白宫的69,456,897名美国人姓甚名谁了如指掌。”

所以在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两党对数据收集、分析、整理和使用的高度重视,也就不算是难以理解的举措了。

数据的力量

在进入新世纪之前,美国总统竞选采用的还是延续多年的方式:电视广告、电子邮件、上门拜访、社区活动和巡回演讲。在2000年的选战中,候选人开始用互联网来募集竞选资金和动员志愿者;2004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成了竞选中的秘密武器,用来分析特定群体的需要,然后为他们定制针对性的信息和传播渠道。

美国大选4

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新技术被开发出来,过去的传统技术被应用到极致。美国总统竞选从来都是一项注重公众参与的活动,了解公众的需求,获得公众的喜好再加以满足,是入主白宫的根本;现在的候选人们早已意识到,数据技术是必要的途径。

和大多数政治分析家不一样,内特·希尔沃从来不靠自己的政治经验来预测结果。这位前审计顾问和德州扑克职业玩家,因为以算法模型准确预测了2008和2012年的总统大选和各州投票结果而名声大噪,以至于每一次竞选活动之后,报纸杂志都会说:“内特·希尔沃预测认为……”

但是其实内特·希尔沃认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预测模型如何认为。在个人网站上,希尔沃展示了候选人的当选概率,实时更新——每次有什么公众事件,或者有了新的民意调查结果,这些概率就会变化。这些概率是预测模型计算出来的,而预测模型则建立在数据事实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