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解决融资难题 构建新金融生态圈

大数据已经不再陌生,无论是掏出手机买买买,还是打车叫外卖,基于大数据算法的APP能够在你打开应用的时候,第一时间把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推送到你的眼前。

互联网金融

然而,大数据的应用到了用户层面只是普通人接触到大数据的最浅层的体验。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100亿元,按照工信部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

基于底层技术开发的大数据,在未来还有非常多的可应用场景等待实现。自2007年就开始在大数据领域耕耘的金电联行,至今已经与中国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近50家银行合作,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基于企业数据的挖掘、利用,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帮助银行量化监管风险,金电联行董事长兼总裁范晓忻认为,这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风口总会对着有准备的企业

时至今日,金电联行在大数据领域的地位已经通过10年的累积逐步显现。2016年,毕马威中国首次发布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强榜单及报告(KPMG China Fintech 50),作为大数据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企业,金电联行以多年积累大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以及科技金融应用落地实践经验上榜。

在10年的发展中,作为大数据理论与云计算技术在信用领域的革命性应用者,金电联行在中小企业信贷领域打开了缺口,寻找到了降低企业成本和缩短贷款时间的方法。

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了大数据时代数据量无限扩大、链条无限延长、体系不断完善、捕捉难度日益降低的历史契机,建立了客观信用评价体系,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体经济问题入手,打破了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传统信用评价思维,改变了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传统信贷方式,创建一个低成本、大批量、高效能、全风控的纯信用贷款管理模式,破解了我国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的难题。

这一市场缺口的填补,使得金电联行走在其他大数据企业之前,并且有能力将应用领域不断向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延伸。

目前,金电联行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贵州、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近30个省市地区建立了战略合作,为各地政府在精准社会治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在大数据开放、大数据交易、大数据标准化等方面助力政务大数据基础建设。

在技术层面,金电联行拥有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信用技术体系。这个体系不依赖于财务数据,不依靠人的主观分析,对信用主体的行为数据,从采集、清洗、分析、评价以及实时的跟踪监测,全部通过计算机完成信用评价模式,实现了信息采集、数据运用、分析计算、评价结果和风险预警的高度客观性、智能性和高效性。

近几年,范晓忻介绍说,金电联行技术实现跨越式进步,研发的“智能数据工厂”能够自动化地、流水线地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如果把数据资源比作“原材料”,把数据应用比作“产品”,那么,金电联行就是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建立“生产线”,并且通过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推动“生产线”不断革新升级,这是一整套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生态系统”。数据工厂实现了大数据应用“质”与“量”的共同提升,能够依据不同的需求建立算法和模型,助力解决数据应用的实际问题。

在三个最擅长的领域深耕

金电联行董事长范晓忻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6年开始,大数据的发展已经从“概念的风口”过渡到了“应用的风口”,大量的应用场景开始搭建,大数据逐渐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成为新常态下新金融、新科技和新经济的高端生产要素。

但范晓忻认为,金电联行没有足够的精力面对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全部领域。他更愿意将公司的业务聚焦一些针对性领域。时至今日,金电联行在三个最擅长的领域深耕。

“一个是金融大数据,金电联行通过创建的大数据征信、大数据风险量化、大数据信用融资、基础数据平台建设等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另外一个领域是政务大数据,主要帮助政府搭建政务治理平台,整合多维度企业信用数据,提供企业信息的全面、集中的展示,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能够代替人工,更加精准地完成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差错,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务大数据的应用也是当前最火爆的领域;第三个是产业大数据,也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与地方政务数据不同的是,产业大数据没有明显的区域性,更侧重于条数据,逻辑性很强,犹如一部车有上万个零部件,缺一个零件都不可以,必须所有的零件协同。金电联行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化的治理,如精准生产、精准销售等,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能让数据产生金融价值,进而提供产业金融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基本上在这三个领域主要应用。”范晓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