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云计算简述

       2010年2月1日,微软宣布其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和SQL Azure在21个国家/地区全面上市。这是一个里程碑,其意义在于,如今“三大巨头”均为其云计算产品提供SLA(服务等级协议)。

       相比而言,亚马逊 EC2于2008年10月23日结束测试,S3于2007年10月1日开始提供SLA;Google Apps于2009年7月7日结束测试。

       作为对这位最新对手的热情回应,亚马逊当天立即下调了其出站数据传输率的价格;而谷歌于三周前也进行了类似的举动。

       于是产业观察家们指出,一场价格战已经无可避免。这再次提醒人们,“没有竞争,就没有折扣;没有竞争,就没有客户服务。”

       在云计算现状方面,美国和中国主要差异在于,美国拥有已经站稳脚跟的云计算供应商,尤其是亚马逊、谷歌,以及微软,而中国则还没有,至少其规模不能与美国对手们相比。

       因此,云计算领域的许多公司都主要致力于成为“三大巨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招揽潜在客户,到方便服务使用,再到在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诸如此类。

       在“三大巨头”及其生态系统之外,也有其他鲜为人知的小型选手。其中有一些是传统的ASP(应用服务供应商)、托管和共址公司;另一些有着高性能计算和网格计算的背景;也有一些新入行的,但更加专业化的企业,例如从事安全、商业智能、应用开发环境(Java、Ruby等等)、EDA(电子设计自动化)。

       由于一般的供应商无法提供及时更新、深入的知识以及对上述专业化环境的支持,因而对专业化云计算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去年秋天已经发生了第一波并购,其间VMWare收购了SpringSource,EMC收购了Fastscale,CA收购了NetQoS,Tibco收购了Data Synapse。预计2010年年末或2011年年初将会出现更多并购。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云计算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一般缺乏高超的IT技能,而且资金欠缺。因此,传统上来说,他们无法利用最新技术以助益其业务。而云计算将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对大型的企业来说,通常是内部拥有所需的IT技能,并且拥有足够的资金在相应的技术上进行投资;然而转变的速度通常达不到各业务部门的期望水平。

       通常来说,业务部门为了提供新的开发与测试环境,或者提供生产环境来实施新应用和新系统,必须经过一个批准流程,其间将消耗相当长的时间。

       一旦批准,由于这些企业采用中央数据中心和/或外包数据中心,因此不得不仔细检查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如果不能,则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采购和安装。

       因此,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是数月的时间开通,让业务部门能够正常运转各种项目。

       有自主权利的部门并不喜欢从内部服务着手,现在他们发现可以更加方便,使用信用卡或者内部采购订单就可以来到亚马逊、谷歌、IBM、微软以及其他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可以开通这些环境。

       因此,是业务部门在推动着IT接纳云计算,而不是相反。

       当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和安全性、隐私相关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所以很多企业选择使用私有(内部)云计算来避免这些问题,并等待这些问题的解决。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可能的)发展历程。

       2008 – 什么是云计算?重点是分类标准和层次

       2009 – 为什么使用?重点是投资回报率、整体拥有成本,以及业务案例

       2010 – 如何使用?重点是设计和最佳实践

       2011 – 会有哪些新东西?重点是企业战略

       2012 – 哪些需要在内部运行?重点是策略及标准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