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但对于遵循摩尔定律、矢志投入技术创新的英特尔公司来说,这个周期却足以用来创造奇迹。英特尔新一代双路服务器用智能处理器至强5600的问世就是明证,它的发布时间——2010年3月17日距离其“前辈”——英特尔首款智能服务器处理器至强5500的发布时间还不到一年,但与后者相比,它却实现了最高达60%的性能提升和30%的功耗降幅,并继承了至强® 5500所有旨在帮助用户降低服务器运维、管理复杂度和成本的智能计算特性,从而顺利接掌了英特尔智能计算领潮者的地位。
在至强5600上市不到半个月后,英特尔又一个创新奇迹——面向四路及四路以上服务器的至强7500处理器也破茧而出。凭借比上一代产品高达3倍的性能提升、对x86架构服务器RAS特性的革命性改进以及高度灵活的可扩展性,基于至强® 7500平台的服务器自亮相那刻起,就成为了传统RISC架构小型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它们的出现,也掀起了一波英特尔智能计算向关键行业、关键客户和关键任务市场进军的高潮。
尽管从现阶段而言,至强5600和至强7500处理器的接踵而至已让用户振奋不已,但就英特尔服务器智能计算图景的实现进程而言,它们仍然只是一个起点而已。与之相比,英特尔将把智能计算理念拓展到企业级网络和存储设备上的战略,以及英特尔刚刚公布的、可用于加速高度并行化应用的英特尔集成众核架构(Intel Many Integrated Core, MIC)产品规划似乎更令人憧憬,以致很多业内人士现在就已经开始想象用户在英特尔这些未来产品及技术基础上轻松构建开放架构云计算平台,以及数千万亿次(Petaflops)和百亿亿次(Exaflops)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情形了。
由此来看,英特尔的智能服务器处理器及平台产品确实颇具吸引力,但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在做出最终采购决策之前,仍然需要结合自身的应用需求,对这些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考察,这种考察或是通过自身对待选产品的评估和测试来实现,或是依靠专业媒体和第三方评测机构对待选产品的系统基准测试来做出判断,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要在实际应用需求和科学的测试方法论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测试工具,对待选产品的性能、能效和功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而这也将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摸清性能、能效与评测的关系
众所周知,现在的用户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他们要购买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和移动计算设备在内的各类计算机产品时,都要预先了解待选产品的性能及能效表现,而他们在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则都离不开评测手段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同样,在任何一家计算机提供商的产品新闻稿件或相关的正式声明中,凡是涉及产品性能和能效数据的部分,也必然会标注出得出这些数据的基础——相关的评测环境及评测工具的设置信息。
为什么计算机产品的性能、能效与评测如此密不可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计算机的性能说起。
何谓一台计算机的性能?严格来说,其概念似乎应是一种技术能力的反应,这种技术能力或体现为该系统或设备完成计算任务的速度,或体现为它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的数量,但无论如何,这个概念不借助评测的手段,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是因为上述两项体现性能的指标——计算机处理计算任务的效率和流量,都是在静态的观察或思考中无法获取的,就如同我们要看一个人的品格是否端正就必须要从观察其平日言行入手一样,要认识一个计算机的性能,就必须通过运行应用程序或计算任务的方式来考察,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之为评测或测试,而那些专门用来测试计算机在运行不同负载类型和负载压力时性能表现的应用软件及工具,就可以称之为测试或基准测试软件及工具。
摸清计算机性能与评测之间的联系后,进而理解计算机能效与它的关系对我们来说也就不再困难。所谓能效,其实就是计算机的性能与功耗的比值,换言之就是每瓦电能可以换取的性能表现。在这个比值中,性能是需要通过评测的手段来体现的,功耗也同样需要通过专门的功耗测量仪器测出,因此,了解计算机的能效,同样离不开评测的支持。
智能服务器平台的“试金石”
认识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能效与评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是我们认识服务器评测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服务器性能和能效测试软件及工具的环节,它们正是考察和衡量包括英特尔智能服务器平台在内的所有服务器平台及系统性能和能效表现的“裁判”或“试金石”。
微信关注公众号“cncompute_com ”,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计算头条资讯,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