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私有云”上,中国电信将以存储虚拟化、备份集中化、主机虚拟化、服务器节点优化为核心推进IT集中,为应用云计算进行IT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在私有云构建上将分为四层:最底层是物理资源层,实现包括X86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和小型机等资源的池化;建立在物理层之上的是虚拟化层,也就是诸如VMware、微软等企业提供的虚拟化操作系统;再上层是管理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流程管理、虚拟机管理、资产及监控管理、资源池管理、镜像管理等;最上层是门户界面。
除了实现一个高性能的“私有云”之外,中国电信还把“公有云”服务能力纳入了日程。并围绕着“IDC/EDC改造”,“云呼叫中心”和“E云手机”三大领域开展相应的业务。
中国电信正在积极探索云计算在IDC/EDC中的应用,逐步实现IDC/EDC业务运营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IDC/EDC资源出租,逐步转变为IDC/EDC计算能力和应用的按需出租,深度挖掘IDC的价值空间,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降低社会信息化门槛。
据悉,中国电信正在酝酿推出基于云计算平台的IT基础设施租用服务,通过云计算技术动态的分配调整各种资源给客户,客户可以购买满足自身需求的IT支撑资源。“云呼叫中心”,提供呼叫中心的SaaS服务。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提高呼叫中心平台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采用应用和桌面虚拟化技术,将全部运算运行在服务器端,加快应用更新速度,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目前,该平台正在紧张的研发之中。
三重推进:IaaS服务或率先成熟在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和北京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发展建议》中,中国电信对于云计算的三个层次(IaaS/PaaS/SaaS)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在IaaS领域,中国电信的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将依托IDC业务,利用自身在基础资源,用户群,资金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优先提供IaaS服务;在PaaS领域,中国电信则采用积极跟进,稳妥介入的模式,利用PaaS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优化内部应用;而在SaaS领域,中国电信将发挥网络和业务资源优势,提供差异化竞争的SaaS应用服务,通过PaaS平台引入第三方SaaS开发力量,提供个性化SaaS应用。
在中国电信看来,IaaS和SaaS技术上相对较为成熟,国外有一定的商用案例,但整体市场潜力尚待挖掘;PaaS技术上尚未成熟,也没有正式商用案例,包括Google的AppEngine和微软的Azure都处于试用阶段,还需要进行观察与评估。
“不同模式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不一致,同一服务模式存在多种非标准化实现,市场潜力未知,存在技术选择风险;多数潜在合作伙伴的技术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难以实现互通或共享,因此不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不利于中国电信对产业链的主导。”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如此告诉笔者。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设立云计算试点,积极开展云计算的实践与探索。据参与试点运营的电信人士透露,通过与包括英特尔等在内的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云计算概念验证测试,中国电信在IaaS架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围绕着现网IDC资源的IaaS也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突破口。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IDC现有资源情况、运营体制、业务种类和资费策略,对不同IaaS实现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IaaS服务的市场前景和运营体制;了解内部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内部系统资源整合与优化的需求,对系统迁移至云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对资源优化效率进行初步测算。”中国电信相关专家如此告诉笔者。
微信关注公众号“cncompute_com ”,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计算头条资讯,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