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考虑促使广州大学部署云计算
唐主任首先介绍了广州大学实施信息化的背景,他表示广州大学目前已经完成了校园信息化的一期和二期建设,装备了包括戴尔M1000e刀片在内的高密度计算节点,思科6513万兆核心交换以及全校范围内的4万多个无线热点。
▲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唐连章主任
作为高校,广州大学2009年信息化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应用支撑平台、5个核心应用以及现有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整合。对于很多高校来说,这三部分内容适普性很强——例如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而核心应用也基本上是OA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HR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
2010年广州大学信息化的二期工程主要将上述应用进一步迁移和整合到统一的“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整个平台中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管理和共享。但是唐主任也表示,考虑将校园信息化向云计算平台迁移也是基于目前高校数据中心普遍面临的五大挑战:高投入、难管理、低效率、高能耗、低可用。
高投入:高投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应用系统种类繁多: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办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研究生管理等等——需要大量的服务器来支持相关业务,并且有的科研计算系统需要使用小型机。对于一些关键业务应用,如学籍、教评系统等还需要用双机热备方案解决单点硬件故障的风险。
难管理:唐主任表示高校数据中心难管理也主要体现在高校多业务带来的大量服务器规划、安装、部署等。试想一个数据中心里的众多服务器需要随时去调整其业务种类、检查排错和维护——唐主任表示这种模式下一个技术人员一般最多只能管理20台左右的服务器。
低效率:多业务应用必然会为数据中心带来负载均衡和系统利用率问题。唐主任表示在广州大学一期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完成之后,由于业务应用太多、各院系托管服务器综合在一起的平均利用率不超过5%——但支持这些系统的系统管理维护、用电成本却一直在浪费。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商业服务器的利用率一般不超过20%,而在校园内支撑数字校园应用的服务器利用率相对更低,一般不会超过10%,因此造成了大量优质资源的浪费。
高能耗:第四点高能耗是与目前的“节能减排”相背离的。唐主任介绍到,由于要支持系统的各种资源(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必须24小时不间断运行,能源消耗非常厉害。广州大学数据中心根据业务扩展的需要,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届时将有约100台服务器,按每台500瓦计算,一年的耗电将达438000千瓦时。考虑到冷却、照明等用电,每年的耗电超过100万千瓦时。
低可用:最后一点是原有架构的服务器可用性可靠性都较低,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排错与重上线都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唐主任举例表示:如教务系统,在学生选课时耗用资源非常大,负载过大,容易造成服务器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缓慢,影响学生的选课。服务器出现故障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