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目前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主题,但云计算业务离现实盈利还有多远?
谷歌是云计算的极力倡导者也是领导者,2010年谷歌的销售收入是293亿美元,其中有96%以上来自广告收入,这是互联网,不是云计算。谷歌的云计算业务主要是企业邮件和企业办公软件应用,目前每年有几亿美元的收入(谷歌没有公布详细收入)。
2011年2月14日,浪潮信息公布了《201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提出将以不低于17.81元/股的发行价格,发行不超过5,700万股,募集资金(上限100,366万元),用于“云计算操作系统研发升级和产业化”(34,056万元)和“集装箱可移动式数据中心研发和产业化”(66,310万元)两个项目。
但记者在研究了浪潮信息的披露信息和云计算行业的一些资料后,感到公司对于这两个项目的市场风险说明有所不足。
首先,云计算技术在国内市场离应用尚远。
我们注意到,在浪潮信息去年10月29日发布的一则《关于近期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核查公告》中,公司指出,“‘云计算’操作系统目前对公司营业收入尚未产生贡献,‘云计算’操作系统推出后存在市场推广风险。”“‘云计算’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云计算’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亦有较大不确定性。”
在此次公布的《预案》中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发展云计算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建设云计算中心,使得与云计算有关的服务器等成为目前阶段云计算产业投资的重点。然而,在建设起云计算中心后,却发现缺乏有价值的实际应用,未能找到实现云计算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即未能帮助企业通过云计算大幅降低成本,造成云计算产业目前发展的”空中楼阁“景象,降低了全国各地对推进云计算产业化的热情。”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目前“缺乏有价值的实际应用,未能找到实现云计算核心价值的有效途径”的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预测仍然是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咨询机构的预测数据,缺少实实在在的应用案例。根据世界著名IT杂志InformationWeek
最近就云计算所做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5%的人表示不会将他们的
IT 应用转移到云模式,而国内企业的第一次信息化尚未完全完成,接受云计算的过程将不会顺利。请问公司对此是否有充分的准备?
其次,云计算还面临着运营商风险、数据失密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热捧“云计算”的呼声非常高,但是云计算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却被忽视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发达国家,“云计算供应商随意停止云服务”、“客户数据面临失密风险”等因素已经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有专业网站的文章指出,“在当今有很多很好的事例可以证明云计算供应商经常会对云计算用户釜底抽薪,比如,EMC以与公司其他销售渠道冲突为由关闭了Atmos;还有最近,亚马逊网络服务拒绝为维基解密提供服务。云计算就是用户把自己的信任给了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企业。”
第三,“集装箱可移动式数据中心”的市场容量究竟如何?
我们在公司发布的《预案》中看到,公司此次计划研发的集装箱可移动式数据中心,“是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及供电、冷却设备等形成的一体化产品,能够满足相关资源快速接入、按需调拨和分配的要求,具备快速部署、集中散热、集中供电、集中管理等优势,符合产品市场需求。”但实际上,由于“无法安装不同厂商的服务器设备”、“生命周期之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能否被重新改造”等缺点,这一产品更多地适用于“油气勘探、灾区恢复、军事等特殊领域的信息处理”。用于军事领域需要经过严格认证,“油气勘探、灾区恢复”的市场需要,是否能够支持公司“5万个计算节点、80个集装箱系统,年销售收入9.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目标?
第四,大股东减持是否认为股价高估
就在3个月之前,公司大股东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还通过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279.2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达到1.299%。当时的股价在25元到28元的区间,减持难免给投资者留下印象:大股东认为这一区间属于高估。我们了解,上市公司无法为大股东的行为负责,但是减持于前,募资于后的做法,也让投资者感觉无法理解。
最后,公司运作漠视规则令人担忧
我们看到,作为一家2000年就上市的“老”上市公司,公司在2010年还因为公司治理和财务核算方面的问题被山东省证监局责令改正,这是否说明公司对于内部管理和合规运作还相当轻视?对于这样漠视规则、掉以轻心的态度,投资者又怎能放心?
通过对浪潮信息的分析,一个疑问更加强烈了——云计算业务离现实盈利还有多远?